您当前位置: 晰界眼科 > 科普知识 > 孩子去眼科医院该测些什么?一文为你揭晓!

孩子去眼科医院该测些什么?一文为你揭晓!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炽热旳缠绵° 上传提供

发布: 119 评论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目的 适用情况
视力检查 测量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使用E字图表或Snellen图表等,还可能用自动折光仪、自动验光机测量屈光度和视力度数 评估儿童视觉功能,检测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异常,以及弱视、斜视等问题 所有儿童,定期检查,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视力参考标准(3岁>=4.7,4 - 5岁>=4.8,6岁及以上>=4.9;戴镜视力中小学生应>=4.9)
眼球运动检查 让儿童跟随物体或光源移动 评估眼肌的协调性和力量,诊断眼球运动障碍 怀疑有眼球运动问题的儿童
眼底检查 使用眼底镜或者瞳孔放大剂观察视网膜、黄斑、视盘等眼底结构,还可进行眼底照相 发现可能存在的眼底病变,排查眼底疾病,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用于弱视诊断排除;对于高度近视孩子定期随访眼底情况 视力异常但非屈光不正引起、高度近视(有家族史者)、考虑弱视的孩子
验光 包括电脑验光、散瞳验光 评估屈光异常,判断是否需要佩戴矫正视力的眼镜,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怀疑有屈光问题的儿童
裂隙灯检查 通过放大镜观察眼睛的前段结构,如角膜、结膜、虹膜、晶状体等 发现前段病变,排除可能存在的眼部疾病 所有儿童,排查眼部疾病
眼压检查 检测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的压力 检查眼压是否正常,排查青光眼,是散瞳验光前的基本操作 所有儿童,特别是散瞳验光前
眼轴测量 测量眼轴长度 监测眼轴发展,评价孩子屈光发育情况,判断是否有近视可能 所有儿童,关注近视发展情况
角膜曲率检查 测量角膜表面弯曲度 判断是否因角膜曲率问题导致近视,排查散光原因 散光度数较高(超过200度)或怀疑角膜问题的儿童
角膜地形图检查 使用专业设备测量角膜表面形态 判断散光是由角膜部分引起还是其他原因,排查圆锥角膜 散光大于2.00D或角膜曲率屈光度≥47D的患者
瞳孔检查 观察和检查瞳孔的直径、反应速度和对光的反应程度 判断是否存在眼部疾病或异常,辅助确认近视眼诊断,评估视神经及其他组织健康状况 怀疑有眼部疾病或近视眼的儿童
新生儿眼底筛查 先用药物散瞳,然后用专业仪器查看眼底各个部位,如视网膜、视神经、血管等 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预防眼部疾病,评估眼部发育情况,针对高危因素进行筛查,提供早期治疗机会 足月新生儿(出生后2 - 7天内)、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4 - 6周或矫正胎龄32周)、高危儿(出生后尽早)
屈光发育档案相关检查 视力检查、电脑验光、综合验光、裂隙灯检查、角膜曲率测量、眼外肌功能检查、眼轴测量、同视机双眼视觉功能检查 连续跟踪、检查儿童眼球和眼部的发育情况,与同龄儿童正常值对比,及时发现屈光异常,对已近视儿童采取措施延缓近视发展 3 - 6岁儿童青少年
遗传学检查 基因分析确定NFI和NFII突变类型 针对可能的遗传性眼病进行诊断 怀疑有遗传性眼病的儿童

解释说明:

孩子去眼科医院该测些什么?一文为你揭晓!

  • 屈光不正:指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
  • 散瞳验光:通过使用散瞳药物麻痹睫状肌,消除眼睛调节因素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
  • 圆锥角膜:一种以角膜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眼病,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
  • 屈光发育档案:连续跟踪、检查儿童眼球和眼部的发育情况,与同龄儿童正常值对比,当相关检查指标异常、向近视化发展时能及时发出“预警”。

引言

在当今社会,孩子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用眼压力,电子产品的普及、学习任务的加重等因素,都使得儿童的眼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眼科医院成为了家长们为孩子守护光明的重要场所。然而,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去眼科医院具体要进行哪些检测项目却并不清楚。了解这些检测项目,不仅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孩子的眼健康,还能在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为孩子的视力保驾护航。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介绍孩子去眼科医院常见的检测项目。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评估孩子视觉功能的基本且常见的检测项目,就像给孩子的眼睛做一次初步的“体检”。通常由眼科医生或验光师进行操作,他们会使用独特的图表,如E字图表或Snellen图表,要求孩子识别特定距离处的字母或符号。根据孩子所能识别的小符号,来确定孩子的视力程度。

除了这种常规的视力检查方式,医院还可能采用其他辅助检查方法,比如使用自动折光仪、自动验光机等设备来测量屈光度和视力度数,这样能提供更准确和客观的结果。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视力参考标准,一般来说,3岁孩子的裸眼视力应大于等于4.7,4 - 5岁应大于等于4.8,6岁及以上应大于等于4.9;对于戴眼镜的中小学生,戴镜视力应大于等于4.9。如果孩子的视力低于该年龄的标准,就有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异常,以及弱视、斜视等问题的可能。通过视力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视力问题,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眼球运动检查

眼球运动检查主要是通过让儿童跟随物体或光源移动,以此来评估眼肌的协调性和力量。我们的眼球能够灵活转动,是因为有多条眼肌协同工作。如果眼肌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眼球运动障碍。

当孩子的眼球运动不协调时,可能会出现斜视等问题。例如,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一只眼睛向内或向外偏斜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外观,还可能对视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通过眼球运动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对于怀疑有眼球运动问题的儿童,这项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检查项目,它可以通过使用眼底镜或者瞳孔放大剂来观察儿童的视网膜、黄斑、视盘等眼底结构。眼底就像一个“小宇宙”,里面的结构对于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至关重要。

眼底病变往往具有隐匿性,孩子可能不会明显感觉到不适,但眼底已经出现了问题。比如高度近视的孩子,由于眼轴变长,眼球不断被拉伸,脆弱的视网膜会因为眼球的不断变大而持续变薄,更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及黄斑病变等并发症。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潜在的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此外,眼底检查对于弱视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弱视属于一种排他性诊断,需要排除一切可能影响视力的问题,如眼底疾病、眼睛结构异常等,视力仍然得不到提高,才能诊断为弱视。所以对于考虑弱视的孩子,眼底检查是必须项目。同时,眼底检查还可以发现一些全身性疾病在眼部的异常表现,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验光

验光主要包括电脑验光和散瞳验光,这是检查孩子是否需要配戴眼镜的重要步骤。电脑验光可以快速初步了解孩子的屈光状态,但由于孩子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散瞳验光则是为了获取更准确的屈光度数,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在散瞳验光时,医生会使用散瞳药物充分麻痹睫状肌,消除眼睛调节因素的影响,然后再进行验光。如果是假性近视,经过散瞳后,视力可能会恢复正常;而真性近视则不会因为散瞳而改变。通过验光,医生可以准确评估孩子的屈光异常情况,为孩子佩戴合适的矫正视力的眼镜提供依据。

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检查就像一个“显微镜”,通过放大镜观察眼睛的前段结构,如角膜、结膜、虹膜、晶状体等。很多时候,孩子视力下降并不一定是近视引起的,一些眼部疾病也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的症状。

例如,角膜炎、结膜炎等疾病会影响角膜和结膜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视力模糊。通过裂隙灯检查,医生可以发现这些前段病变,排除可能存在的眼部疾病。所以,对于所有孩子来说,裂隙灯检查都是排查眼部疾病的重要手段。

眼压检查

眼压指的是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的压力,正常的眼压有助于维持眼睛结构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眼压检查主要是为了排除孩子是否患有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视神经受损,甚至失明。过高或过低的眼压都可能表明眼球内部出现了问题,眼压异常也可能与近视眼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眼压检查也是做散瞳验光前的基本操作,因为眼压太高或患有青光眼是不建议散瞳的。所以,所有孩子在进行眼科检查时,特别是散瞳验光前,都需要进行眼压检查。

眼轴测量

眼轴长度是评价孩子屈光发育的重要指标,不同年龄段的眼轴长度有对应数值范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眼轴也会逐渐变长。在正常情况下,眼轴的增长应该与孩子的年龄和身体发育相匹配。

如果眼轴长度超出了标准范围,就有近视的可能。眼轴越长,近视越深。眼轴变长的过程,也在不停地拉伸眼球的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而脆弱的视网膜会因为眼球的不断变大而持续变薄。所以,通过测量眼轴长度,医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孩子的近视到底处于什么阶段,还可以通过孩子的眼轴变化速率及各年龄段发育数值的对比,判断孩子的近视情况,从而采取更有效的近视防控手段。

角膜曲率检查

角膜曲率检查主要是测量角膜表面弯曲度。我们的角膜形状是半弧面,它可以汇聚光线,就像一个“镜头”。如果角膜曲率太高,会导致光线聚集在视网膜前,从而形成近视。

对于散光度数较高(超过200度)的孩子,角膜曲率检查尤为重要。因为散光可能是由角膜部分引起的,也可能是晶体部分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通过角膜曲率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散光的原因,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角膜地形图检查

角膜地形图检查不是常规检查项目,主要适用于散光大于2.00D或角膜曲率屈光度≥47D的患者。它可以帮助医生更详细地了解角膜表面的形态。

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医生可以判断散光是由角膜部分引起的,还是晶体部分引起的,或是其他什么问题引起的。同时,还可以排查是否有圆锥角膜等疾病。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眼病,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早期发现圆锥角膜,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瞳孔检查

瞳孔检查是评估孩子眼部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医生通过观察和检查瞳孔的直径、反应速度和对光的反应程度,可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眼部疾病或异常。

近视眼常伴随着眼球结构的改变,例如眼轴的延长或角膜曲率的变化,这些改变可能会影响瞳孔的反应。因此,瞳孔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确认近视眼的诊断,并评估视神经及其他组织的健康状况。如果瞳孔的反应异常,可能提示存在眼部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眼底筛查

新生儿眼底筛查主要针对新生儿的眼睛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特别是针对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的疾病,确保新生儿的眼部健康。医生会先用药物散瞳,然后用专业仪器仔细查看眼底的各个部位,像视网膜、视神经、血管这些地方。

一些普通肉眼看不出来的疾病,在医生的专业操作下可以被及时发现。例如,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可以为孩子提供早期治疗机会,提高治愈率。不同情况的新生儿进行眼底筛查的时间有所不同,足月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 - 7天内进行眼底筛查,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一般在出生后4 - 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进行眼底筛查,高危儿应在出生后尽早进行眼底筛查。

屈光发育档案相关检查

屈光发育档案是连续跟踪、检查儿童眼球和眼部的发育情况,与同龄儿童正常值对比,当相关的检查指标异常、向近视化发展时,能及时发出“预警”,对已近视的儿童采取措施延缓近视发展,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

长治爱尔眼科医院建议3 - 6岁的儿童青少年一定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屈光发育建档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视力检查、电脑验光、综合验光、裂隙灯检查、角膜曲率测量、眼外肌功能检查、眼轴测量、同视机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等。通过这些详细的检查项目,可以及时发现孩子是否存在远视、散光等其他屈光异常,为孩子的眼健康管理提供全面的依据。

遗传学检查

遗传学检查主要是针对怀疑有遗传性眼病的儿童。医生会开展一些必要的遗传学检查,通过基因分析确定NFI和NFII突变类型。

一些眼病具有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相关眼病的病史,孩子患眼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通过遗传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孩子是否患有遗传性眼病,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结论

孩子去眼科医院的检测项目多种多样,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视力检查可以初步了解孩子的视力状况,眼球运动检查能排查眼肌问题,眼底检查可发现潜在的眼底病变,验光能准确评估屈光异常,裂隙灯检查和眼压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眼部疾病,眼轴测量和角膜曲率检查能关注近视发展情况,角膜地形图检查、瞳孔检查等也在不同方面为孩子的眼健康提供保障。此外,新生儿眼底筛查、屈光发育档案相关检查和遗传学检查也针对特定情况的孩子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长们应该重视孩子的眼健康,定期带孩子去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对于学龄前儿童,可以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检查;学龄期儿童可以每年进行一次检查。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项目。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防控措施,让孩子拥有明亮的未来。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为孩子的眼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