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
医院名称 |
2023年营业收入(亿)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
2023年净利润(亿) |
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
2023年现金流量净额(亿) |
2023年毛利率 |
2023年净利率 |
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亿) |
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亿)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
2024年业绩预告 |
2024年业绩变动原因 |
2023年分红情况 |
1 |
爱尔眼科 |
203.7 |
26.43 |
33.59 |
33.07 |
58.72 |
50.79 |
17.95 |
18.88 |
105.45 |
2.86 |
20.50 |
19.71 |
- |
- |
- |
2 |
华厦眼科 |
40.13 |
24.12 |
6.659 |
29.6 |
1.769 |
49.03 |
16.88 |
12.37 |
20.51 |
2.85 |
2.65 |
-25.15 |
- |
一是上一年度基数较高;二是人工晶体集采和DRG控费,挤压利润空间,福建较早落地集采,子公司利润下滑 |
分红近乎腰斩,从1.5亿元左右跌至9000万元左右 |
3 |
普瑞眼科 |
27.18 |
57.5 |
2.679 |
1202.56 |
1.257 |
44 |
10.23 |
12.21 |
- |
- |
- |
-81.56 |
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8000万 - 1.2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屈光及视光项目营收下滑,5月起组织白内障人工晶体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及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影响白内障项目营收 |
- |
4 |
何氏眼科 |
11.85 |
24.07 |
0.6355 |
94.99 |
0.5840 |
47.76 |
4.88 |
3.01 |
- |
- |
- |
-69.29 |
预计亏损2050万元 - 3075万元 |
一是上一年度基数较高;二是人工晶体集采和DRG控费,挤压利润空间,辽宁5月25日执行集采结果,子公司沈阳何氏眼科医院利润受冲击;晶体集采与DRG/DIP控费导致白内障业务单价下降,自费项目无法弥补收入降低;医保政策变化和消费环境影响,营收未达预期且费用支出未明显下降 |
分红近乎腰斩,从1.5亿元左右跌至9000万元左右 |
5 |
光正眼科 |
10.75 |
40.06 |
0.0925 |
111.83 |
-0.06136 |
35.04 |
0.91 |
3.33 |
- |
- |
- |
- |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至9.6亿元,同比下降10.69 - 17.2;归母净利润亏损1.2亿元至1.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3亿元至1.9亿元 |
眼科医疗行业竞争加剧,屈光及白内障项目营收下滑,毛利下降;医疗板块业绩未达预期,形成商誉减值;钢结构行业市场竞争加剧,订单量下降,收入和净利润减少 |
连续多年未分红,2023年依旧未提出分红计划 |
医院名称 |
2023年白内障业务收入(亿) |
2023年白内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
2023年白内障业务占营收比重 |
2023年白内障业务毛利率 |
2023年白内障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
业务相关举措及发展方向 |
爱尔眼科 |
33.27 |
55.24 |
- |
- |
- |
- |
华厦眼科 |
- |
- |
- |
- |
- |
- |
普瑞眼科 |
5.94 |
137.96 |
由2022年的14.46提升至21.84 |
- |
- |
- |
何氏眼科 |
2.05 |
54.47 |
由2022年的13.9提升至17.3 |
41.72 |
10.56 |
减少对基本医保的支付依赖,在稳步发展白内障等传统眼病的基础上,加快向市场空间大、毛利率高的消费医疗项目的扩张,大力发展高端白内障等高附加值业务 |
光正眼科 |
- |
- |
- |
51.52 |
16.9 |
推进病种结构转型与质量提升,白内障方面,顺应患者对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要求提高的趋势,重点推广飞秒白内障、屈光性白内障等高端晶体与术式,从单纯的复明性白内障手术转型升级端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满足中老年患者对于高品质视觉质量的需求 |
医院名称 |
2023年其他业务情况 |
扩张情况 |
行业地位及优势 |
面临挑战 |
爱尔眼科 |
屈光、视光项目为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上半年屈光业务、视光业务同比持续下降 |
2023年一年新增超70家,截至2023年12月31日,境内医院256家,门诊部183家;报告期内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
行业龙头,在营收、净利润、ROE等方面表现突出;凭借规模化优势、强大的品牌优势、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保持地位 |
2024年上半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较2023年同期放缓 |
华厦眼科 |
屈光、视光项目为主要收入来源;2023 - 2024年屈光板块出现价格战现象 |
报告期内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成为国内拥有“双三甲”眼科医院的集团 |
规模居中,业绩稳健增长,2021 - 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16.86,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5.80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受人工晶体集采和DRG控费影响,福建子公司利润下滑 |
普瑞眼科 |
屈光、视光项目为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屈光及视光项目营业收入少量下滑 |
- |
2023年增速领跑,白内障业务成业绩“加速器”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且预计亏损;受整体需求增长放缓、行业竞争加剧、人工晶体集采和医保政策改革影响 |
何氏眼科 |
视光服务、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营收占比高;2024年上半年受医保政策和消费环境影响,营业收入未达预期 |
- |
-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且预计亏损;受上一年度基数高、人工晶体集采和DRG控费、医保政策变化和消费环境影响 |
光正眼科 |
2023年未实现经营目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仍亏损;2024年眼科医疗业务和钢结构业务均受影响 |
- |
- |
2024年业绩预计下滑且亏损;受眼科医疗行业竞争加剧、医疗板块业绩未达预期形成商誉减值、钢结构行业市场竞争加剧订单量下降影响 |
行业整体情况 |
收入端表现 |
利润端表现 |
影响因素 |
2023年 |
显著恢复,各季度均维持高位同比增长,预计与新冠疫情消退眼科疾病患者逐渐恢复就医有关 |
业绩持续向好 |
新冠疫情消退,患者就医需求释放 |
2024年上半年 |
一季度收入134亿元,二季度收入144.9亿元,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同比看,一季度同比2,二季度同比4,增幅略微加大;4家A股眼科医院集体降速,爱尔眼科微增,华厦眼科利润下滑幅度可控,何氏眼科和普瑞眼科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 |
扣非利润一季度同比下降8.7,二季度同比下降15.1,二季度下降幅度更大;上市公司消费费用率二季度为11.86,一季度为10.39,销售投入加大,竞争加剧 |
一是上一年度基数较高;二是人工晶体集采和DRG控费,挤压了眼科手术的利润空间;经济消退导致消费疲软 |
解释说明:
- 营业收入: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 现金流量净额:是指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差额。
- 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
- 净利率: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
-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
- 人工晶体集采:指组织的人工晶体类的带量采购,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人工晶体的价格。
-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DRG是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IP是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这两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旨在控制医疗费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 商誉减值: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