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主体 | 援助对象/地区 | 援助项目 | 援助方式及成果 |
---|---|---|---|
天津市眼科医院 | 埃塞俄比亚提露内丝—北京医院 | “光明行”白内障手术项目 | 完成患者筛查近800例,免费超声乳化手术354台;中方专家组与当地医生紧密协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术后提供恢复指导,众多患者重获清晰视力 |
天津市眼科医院 | 甘肃省环县人民医院 | 医疗帮扶 | 委派杨丽红医生进行为期一年帮扶,指导开展例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等新技术、新业务;杨丽红医生接诊约150多名患者,包括白内障、翼状胬肉等患者 |
天津市慈善协会、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 | 天津市全范围 | 2024年度“慈善光明行”眼健康守护行动 | 援助对象扩展至青少年儿童;援助病种从白内障延伸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援助地区实现全市16个区全覆盖;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捐赠500万元;自2012年起已为2万余名患者实施手术,援助资金近3900万元 |
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天津华厦眼科医院 | 天津市残疾人群 | “华厦·津益·光明行”公益行动 | 通过举办眼健康科普宣讲、公益义诊、免费眼病救助等方式提供医疗援助与服务 |
天津爱尔眼科医院、天津市静海区慈善协会 | 天津市静海区团泊镇张家房子村等 | 2024年慈善助医光明行活动 | 为老年群众提供眼部优质医疗服务,包括眼部基础健康体检、咨询,介绍常见眼病知识,提出个性化就医治疗建议,为手术老人复查 |
天津市眼科医院医疗队 |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卓尼县 | 医疗援助 | 完成舟曲县5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捐助价值25万元的眼科医疗设备等;为卓尼县人民医院捐助价值30万元的眼科医疗设备,进行设备使用及技术培训 |
天津医大眼科医院 | 西藏昌都 | “眼科光明行”活动 | 累计为2500余人进行筛查,为713名患者实施免费手术 |
天津泰达心血管病医院 | 西藏昌都 | 先心病患儿筛查和救治 | “十四五”以来,累计筛查疑似患儿2000余名,手术救治120余名确诊患者 |
天津援藏医疗队 | 西藏昌都 | 大骨节病专项救治 | 通过送往天津和本地手术结合,先后免费救治150余名患者;2024年协助申请100多万元西藏发展基金用于大骨节病和白内障病人救治 |
术语解释:
- 超声乳化手术: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
- 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急、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式,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面部无手术疤痕。
在当今社会,眼科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津的眼科医院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援助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体现了医疗行业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下面将详细介绍天津眼科医院开展的丰富多样的援助活动。
跨国援助:埃塞“光明行”白内障手术项目
天津市眼科医院援埃塞医疗队开展的“光明行”白内障手术项目,犹如一道希望之光,照亮了埃塞俄比亚众多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自项目启动以来,在提露内丝—北京医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医疗团队不辞辛劳,已完成患者筛查近800例。每一次筛查都是对患者光明未来的一次探寻,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细节,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免费超声乳化手术达354台,每一台手术都是医疗团队精湛医术和高度责任感的体现。在手术过程中,他们精准操作,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患者的关爱。
中方专家组与埃塞当地医生紧密协作,形成了医疗合作的典范。在术前检查时,他们运用先进的医疗设备,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例如,在检查一位年逾古稀的患者时,发现了其眼部存在的复杂情况,经过专家组的深入讨论和精心规划,终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术后,中方专家还为患者提供了详尽的恢复指导,定期回访患者的恢复情况。许多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即重获清晰视力,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一位名叫阿卜杜拉的患者,在恢复视力后,重新拾起了他热爱的绘画事业,他激动地表示,是中方的医疗团队给了他新的人生。
这个项目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它促进了中埃两国在医疗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为两国人民的友谊增添了新的篇章。未来,中方专家组将继续秉持高度的专业精神,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帮助更多埃塞白内障患者驱散黑暗、重获光明。
国内帮扶:环县人民医院的光明之旅
在国内,天津市眼科医院也积极开展帮扶活动,环县人民医院就是受益单位之一。环县人民医院眼科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科室,亟需泪道疾病及眼整形眼眶病的专业技术人才。基于此,天津市眼科医院委派擅长应用鼻内镜微创治疗眼眶疾病、各类泪道疾病的眼眶眼整形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杨丽红医生来到环县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帮扶。
自7月24日来到环县后,杨丽红医生每周一和周三上午坐诊,接诊了大概150多名患者,主要有白内障、翼状胬肉、眼整形和泪道疾病患者。她面带微笑,耐心为每位患者检查、诊断、开药,给出专业的治疗建议。例如,她指导环县人民医院眼科开展了例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例儿童上睑下垂矫正术、多例成人眼睑内翻矫正手术、眼睑成形术、眉下垂矫正术等新技术、新业务。
“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急、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治疗方式。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面部无手术疤痕等优点。39岁的任珍芳是杨丽红医生的患者,也是环县例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受益者。她的右眼患有慢性泪囊炎,泪管阻塞10来年,之前一直拖着没有治疗。听说天津来的专家杨博士在环县坐诊后,她前来就诊并接受了手术。术后,除了鼻口有点不舒服,她一点也不流泪了,话语里对杨丽红医生满含感激。
杨丽红医生的到来,如同春日暖阳,为当地众多眼疾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她表示,虽然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当地政府和医院领导给了她很多帮助和支持,使她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天津市眼科医院的帮扶活动,让环县人民医院眼科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慈善公益:“慈善光明行”项目的持续拓展
由天津市慈善协会和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共同开展的“慈善光明行”项目,是一项集助老、助困于一体的慈善公益活动。该项目自2012年4月启动至今,已连续开展多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24年度“慈善光明行”项目工作会议在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召开,标志着该项目在新的一年继续推进。今年该项目在资助对象、援助病种、援助地区、援助金额等方面继续实现扩展。援助对象从困难家庭的中老年人扩展至青少年儿童,实现了对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困难群众的眼病救助;援助的病种从白内障延伸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儿童先天性眼病、儿童发育性眼病等;援助的地区在辐射本市环城四区和涉农区的同时,更多延伸向市内六区,实现全市16个区全覆盖。
会上,天津市慈善协会与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书,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通过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向天津市慈善协会捐赠2024年项目援助款500万元。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作为“慈善光明行”项目的执行单位,积极承担起项目的组织安排以及宣传推广工作。他们组织专门的医护人员深入到区、街道、乡镇、社区、村落进行眼健康体检,同时组织眼科专家团队进行手术,为患者个性化手术方案,帮助老年患者恢复年轻态好视力,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项目自实施以来,共收到感谢信和锦旗千余件。
一位受助患者郭大爷动情地说:“‘慈善光明行’项目不仅为我带来了光明,更为我带来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光明,努力过好每一天。”未来,市慈善协会和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将继续携手前行,深化“慈善光明行”项目,推动公益慈善事业高品质可持续发展,为天津市生活有困难的患有白内障的家庭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难家庭等帮扶对象,带去光明与希望。
关爱残疾人群:“华厦·津益·光明行”公益行动
12月21日,由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天津华厦眼科医院联合开展的“华厦·津益·光明行”公益行动在天津华厦眼科医院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于残疾人群的眼部健康问题,旨在为他们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援助与服务,进一步推动天津市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
启动仪式上,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党支部书记、项目部部长部长王健与天津华厦眼科医院常务副总经理程瑞琴共同为项目揭牌。项目将通过举办眼健康科普宣讲、公益义诊、免费眼病救助等方式,为残疾人群提供全面的眼部医疗服务。眼健康科普宣讲可以提高残疾人群对眼部健康知识的了解,增强他们的护眼意识;公益义诊能够及时发现他们的眼部疾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免费眼病救助则为经济困难的残疾患者减轻了医疗负担,让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天津华厦眼科医院在眼科医疗领域拥有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残疾人群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则在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双方的合作,“华厦·津益·光明行”公益行动有望为天津市的残疾人群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希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美好的生活。
基层义诊:静海慈善助医光明行活动
6月12日,天津市静海区慈善协会2024年慈善助医光明行活动站在静海县团泊镇张家房子村举行。团泊镇人民政府和张家房子村、薛家房子村、孟家铺子村、小邱庄村村委会对此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天津爱尔眼科医院3名医务人员以“精准务实、不负人民”的精神,为老年群众提供了眼部优质医疗服务。
活动当天,一大早慈善光明行义诊台前便排满了前来进行眼部基础健康体检和咨询的老年群众。医务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介绍了白内障、眼底病、老花眼、眼干燥症等老年人常见眼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影响,重点讲解了预防方式与治疗方法。他们还叮嘱老年人至少每半年做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随后,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到场的老人进行了眼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眼压、裸眼视力、眼表眼底疾病、白内障早期筛查等。对检查诊断出患有眼部疾病的老人,医务人员提出了后续个性化就医治疗建议,同时还为往年做过眼部手术的老人进行了复查。
热情周到的服务让老人们深受感动。张奶奶说:“慈善光明行检查送到家门口,这可方便了咱们这些老人,大夫不仅给咱讲解爱眼护眼知识,还免费给做检查,这样的活动真好,希望以后多多举办。”静海区慈善协会会长王立福也亲身体验了此次活动,他在体检完毕后表示:“全程体验感很好,医务人员很专业。”静海慈善助医光明行活动深入基层,为老年群众提供了便捷的眼部医疗服务,提高了他们的眼健康意识,也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
西部援助:甘肃舟曲和卓尼的医疗支持
近日,天津市眼科医院医疗队积极投身西部医疗援助工作,为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和卓尼县的眼科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舟曲县,医疗队完成了5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让50位患者重见光明。这些患者大多生活在偏远地区,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他们的白内障疾病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天津市眼科医院医疗队的到来,为他们带来了希望。同时,医疗队还捐助了价值25万元的眼科医疗设备、耗品及人工晶体,改善了当地的眼科医疗条件。
为进一步提高当地眼科诊疗水平,天津市河西区政府和天津市眼科医院为卓尼县人民医院捐助价值30万元的眼科医疗设备,并为当地医护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及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当地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先进的眼科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诊疗技术水平。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地群众的眼科疾病问题,也为当地眼科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津市眼科医院医疗队的西部援助活动,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他们跨越千里,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带到西部贫困地区,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健康,促进了东西部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医疗援藏:推动诊疗服务资源下沉
在医疗援藏工作中,天津的眼科医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津医大眼科医院每年在昌都开展“眼科光明行”活动,已累计为2500余人进行筛查,并为713名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这些患者大多患有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他们的病情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疗。天津医大眼科医院的医疗队不辞辛劳,深入昌都的各个角落,为患者进行筛查和手术治疗,让他们重见光明。
天津泰达心血管病医院的专家也定期为昌都疑似先心病患儿进行免费筛查和救治。“十四五”以来,已累计筛查疑似患儿2000余名,手术救治了120余名确诊患者。此外,大骨节病专项救治开展以来,通过送往天津和在昌都本地开展手术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免费救治150余名大骨节病患者。2024年,医疗帮扶组协助昌都市藏医院申请了100多万元西藏发展基金的资金,用于大骨节病和白内障病人救治工作。
展望未来,天津市将持续深化医疗援藏,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持续开展“眼科光明行”、先心病、大骨节病救治,加大筛查力度,努力提高救治效果。天津的医疗援藏活动,推动了诊疗服务资源下沉,为西藏昌都地区的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地区的稳定发展。
结语
天津的眼科医院开展的一系列援助活动,涵盖了跨国援助、国内帮扶、慈善公益、基层义诊、西部援助和医疗援藏等多个方面。这些活动不仅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体现了天津眼科医院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在跨国援助中,天津市眼科医院援埃塞医疗队的“光明行”项目,促进了中埃两国的医疗交流与合作,为埃塞俄比亚的白内障患者带来了重见光明的机会。在国内帮扶中,环县人民医院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的帮扶下,眼科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慈善光明行”项目不断拓展,为天津市全范围的困难群众提供了眼病救助,推动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华厦·津益·光明行”公益行动关注残疾人群的眼部健康,为他们提供了精准的医疗援助。静海慈善助医光明行活动深入基层,为老年群众提供了便捷的眼部医疗服务。西部援助和医疗援藏活动则体现了天津眼科医院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爱,促进了地区间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未来,希望天津的眼科医院能够继续发扬这种奉献精神,不断拓展援助活动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援助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共同参与到眼科医疗援助事业中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光明和健康。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天津的眼科医疗援助活动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更多的人带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