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类别 | 具体项目 | 检查目的 | 检查方法 |
---|---|---|---|
视力检查 | 远视力检查 | 评估眼睛看远处物体的视觉清晰度 | 使用标准视力表或灯箱视力表,被检查者距离视力表5m,使视力表1.0这一行与被检眼处于相同高度,多为坐姿读取字母或图形 |
近视力检查 | 评估眼睛看近处物体的视觉清晰度 | 让患者读取近处视力表上的字母或图形 | |
验光 | 电脑验光 | 初步测量眼睛的屈光状态,检查有无近视、远视、散光等 | 使用自动折射仪测量眼睛对光的反射 |
检影验光 | 更地测量眼睛的屈光度数 | 医生通过检影镜观察视网膜反射光的情况来确定屈光度数 | |
眼压检查 | 眼压测量 | 测量眼球内的压力,判断是否存在青光眼等疾病的可能 | 使用角膜折光计或眼压计通过直接触碰眼球的方式进行测试 |
裂隙灯检查 |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 放大观察眼睛的前段结构,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等部位,确定病变的位置、性质、大小及其深度 | 使用裂隙灯显微镜直观查看外眼、眼前节、眼后节情况 |
眼底检查 | 眼底检查 | 观察眼睛后部结构,包括视网膜、视神经等部位,发现眼底病变 | 通过检眼镜检查,可清楚看到视盘、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黄斑区的情况 |
干眼相关检查 | 泪液分泌试验 | 评估泪液分泌量 | 使用滤纸放在下睑结膜囊内,测量一定时间内泪液浸湿滤纸的长度 |
泪膜破裂时间 | 评估泪膜的稳定性 | 在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钠,用裂隙灯观察泪膜表面出现个干燥斑的时间 | |
泪河高度 | 评估泪液的储存量 | 使用裂隙灯测量下睑缘泪河的高度 | |
角膜荧光素染色 | 检查角膜上皮是否有损伤 | 在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钠,用裂隙灯观察角膜上皮染色情况 | |
睑板腺检查 | 检查睑板腺的功能和结构 | 通过肉眼或仪器观察睑板腺的开口、分泌物等情况 | |
白内障相关检查 | 角膜内皮检查 | 评估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 使用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密度 |
角膜曲率检查 | 测量角膜的曲率半径 | 使用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的曲率 | |
眼轴长度测量 | 测量眼球前后径的长度,辅助评估近视程度和人工晶体度数 | 使用A超等设备测量眼轴长度 | |
角膜A超 | 测量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等参数 | 通过超声技术测量相关参数 | |
角膜B超 | 观察眼球内部结构,如玻璃体、视网膜等情况 | 使用超声技术进行检查 |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清晰显示眼球后部组织结构的断层图像,辅助诊断眼底疾病 | 利用近红外光对眼球内部进行断层扫描 | |
人工晶体度数测量 | 确定白内障手术中所需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 | 综合考虑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因素进行计算 | |
青光眼相关检查 | 眼压描记 | 了解房水的和排出情况 | 通过连续测量眼压并记录眼压变化来评估房水动力学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 观察眼前节的结构,如房角、睫状体等 | 使用超声技术对眼前节进行成像检查 | |
视野检查 | 评估视野范围和感光敏锐度,了解神经视觉路径的功能状态 | 让患者注视视野计中的目标,记录其能感知到的视野范围 | |
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检查 | 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变化,辅助诊断青光眼 | 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技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 | |
房角检查 | 观察房角的开放或关闭情况,判断青光眼的类型 | 使用房角镜等设备进行检查 | |
色觉检查 | 色觉检查 | 测试患者的色觉是否正常 | 通过显示颜色板,让患者识别颜色 |
眼睑检查 | 眼睑检查 | 检查眼睑是否有肿胀、炎症、转动是否正常等 | 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和触诊检查眼睑情况 |
眼球运动检查 | 眼球运动检查 | 测试眼球肌肉是否正常 | 要求患者眼球往不同方向转动,观察眼球运动情况 |
术语解释:
- 眼压(IOP):指眼球内部压力的水平,正常眼压范围一般为10 - 21mmHg,但判断眼压是否正常还需考虑角膜中央厚度、双眼对称性和昼夜眼压变化等情况。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一种利用近红外光对眼球内部组织结构进行断层成像的技术,能清晰显示视网膜等部位的细微结构。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利用超声技术对眼前节结构进行成像检查的设备,可观察房角、睫状体等结构。
在日常生活中,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然而,随着现活方式的改变,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不良的用眼习惯等,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各种眼部问题。眼科医院的检查化验项目对于及时发现和诊断眼部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这些项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自己的眼部健康。
### 视力检查:了解眼睛的基本“视力密码”
视力检查是眼科检查中基础也是重要的项目之一。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了解眼睛基本状况的大门。视力检查主要包括远视力检查和近视力检查。
远视力检查通常使用标准视力表或灯箱视力表。被检查者需要站在距离视力表5米的地方,并且使视力表1.0这一行与被检眼处于相同高度,一般多为坐姿。医生会让被检查者逐行读取视力表上的字母或图形,以此来确定其远视力的等级。这一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初步了解被检查者看远处物体的视觉清晰度。
近视力检查则是让患者读取近处视力表上的字母或图形,以评估眼睛看近处物体的能力。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进行近距离用眼工作的人,如学生、办公室职员等,近视力检查尤为重要。
此外,对于存在屈光不正的患者,除了测量裸眼视力外,还需要测量矫正视力。矫正视力是指通过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等方式矫正后所能达到的视力水平。这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屈光状态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矫正治疗。
### 验光:揭开屈光不正的神秘面纱
验光主要包括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电脑验光使用自动折射仪测量眼睛对光的反射,能够快速初步测量眼睛的屈光状态,检查出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然而,电脑验光的结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配合程度、眼睛的调节状态等,因此其结果通常只是一个参考。
检影验光则是一种更为的验光方法。医生通过检影镜观察视网膜反射光的情况来确定屈光度数。在检影验光过程中,医生会让患者注视一个目标,然后通过不断调整镜片的度数,使视网膜反射光达到状态,从而得出准确的屈光度数。检影验光尤其适用于儿童、青少年以及一些难以配合电脑验光的患者。
验光还分为显然验光和散瞳验光。显然验光就是在不使用散瞳药物的情况下进行验光,适用于一些成年人和视力相对稳定的患者。而散瞳验光则是通过使用散瞳药物使瞳孔散大,放松眼睛的调节肌肉,从而更准确地测量眼睛的真实屈光度数。散瞳验光常用于儿童和青少年,因为他们的眼睛调节能力较强,如果不进行散瞳验光,可能会导致验光结果不准确,从而影响矫正效果。
### 眼压检查:守护眼球的“压力防线”
眼压检查是测量眼球内的压力,这对于判断是否存在青光眼等疾病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眼球内部的压力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为10 - 21mmHg。然而,眼压是否正常不能仅仅看值,还需要考虑角膜中央厚度的影响,角膜中央较厚者,所测得的眼压值可能较实际值偏高。此外,还需要关注双眼对称性和昼夜眼压的变化情况。正常情况下,双眼眼压差不超过5mmHg,且24小时内眼压波动在8mmHg以内。
如果眼压升高非常显著(如>30mmHg),或监测眼压均高于正常值范围、单眼的波动范围大于8mmHg、双眼之间的眼压差波动大于5mmHg,则属于病理性高眼压,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因为长期的高眼压可能会对视神经造成损害,导致青光眼的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
眼压检查通常使用角膜折光计或眼压计通过直接触碰眼球的方式进行测试。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保持眼睛静止,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裂隙灯检查:洞察眼睛前段结构的“火眼金睛”
裂隙灯检查是眼科常用的检查设备,它就像是一个放大镜,能够放大观察眼睛的前段结构,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等部位。通过裂隙灯检查,医生可以直观地查看外眼、眼前节、眼后节的情况,确定病变的位置、性质、大小及其深度。
在裂隙灯检查过程中,医生会让患者将下巴放在仪器的托架上,然后调整仪器的位置和角度,使光线通过裂隙照射到眼睛上。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光线照射下眼睛各部位的情况,从而发现是否存在角膜病变、虹膜炎症、晶状体混浊等问题。
裂隙灯检查是眼科检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为医生提供很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眼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眼底检查:探索眼睛后部世界的“神秘之旅”
眼底检查是观察眼睛后部结构,包括视网膜、视神经等部位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发现眼底病变。眼底病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糖尿病、高血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这些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眼底检查通常通过检眼镜进行。医生会让患者坐在检查椅上,然后使用检眼镜观察眼底的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注视一个固定的目标,以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眼底的各个部位。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视盘、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黄斑区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等问题。
除了传统的检眼镜检查外,现在还有一些更先进的眼底检查技术,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OCT能够清晰显示眼球后部组织结构的断层图像,对于诊断一些微小的眼底病变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 干眼相关检查:为干涩双眼“把脉问诊”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干眼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干眼相关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干眼症,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泪液分泌试验是评估泪液分泌量的常用方法。医生会使用滤纸放在下睑结膜囊内,测量一定时间内泪液浸湿滤纸的长度。如果泪液分泌量过少,则可能提示存在干眼症。
泪膜破裂时间是评估泪膜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医生会在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钠,然后用裂隙灯观察泪膜表面出现个干燥斑的时间。如果泪膜破裂时间过短,说明泪膜稳定性较差,也可能是干眼症的表现。
泪河高度是评估泪液储存量的指标。医生使用裂隙灯测量下睑缘泪河的高度,如果泪河高度过低,可能提示泪液储存不足。
角膜荧光素染色可以检查角膜上皮是否有损伤。医生在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钠后,用裂隙灯观察角膜上皮染色情况。如果角膜上皮有损伤,会出现染色现象,这也可能与干眼症有关。
睑板腺检查则是检查睑板腺的功能和结构。医生通过肉眼或仪器观察睑板腺的开口、分泌物等情况,判断睑板腺是否存在堵塞、炎症等问题。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导致干眼症的常见原因之一。
### 白内障相关检查:为清晰视界“保驾护航”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白内障相关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及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
角膜内皮检查是评估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角膜内皮细胞对于维持角膜的透明度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如果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过少或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角膜曲率检查测量角膜的曲率半径,这对于计算人工晶体的度数非常重要。不同的角膜曲率需要匹配不同度数的人工晶体,以确保术后获得良好的视力矫正效果。
眼轴长度测量则是测量眼球前后径的长度。眼轴长度与近视程度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计算人工晶体度数的重要参数之一。
角膜A超和角膜B超可以分别测量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等参数,以及观察眼球内部结构,如玻璃体、视网膜等情况。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眼部情况,排除其他可能影响手术的因素。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能够清晰显示眼球后部组织结构的断层图像,对于诊断一些与白内障相关的眼底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白内障手术前,了解眼底情况可以评估手术的预后。
人工晶体度数测量是根据患者的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因素综合计算出所需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准确的人工晶体度数测量可以提高白内障手术的和患者术后的视力质量。
### 青光眼相关检查:警惕视力“隐形杀手”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被称为视力的“隐形杀手”。它通常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受损,进而引起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青光眼相关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青光眼,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延缓病情的进展。
眼压描记是了解房水的和排出情况的检查方法。通过连续测量眼压并记录眼压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房水的动力学情况,判断青光眼的类型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可以观察眼前节的结构,如房角、睫状体等。房角的开放或关闭情况对于判断青光眼的类型非常重要。如果房角关闭,可能提示闭角型青光眼;如果房角开放,则可能是开角型青光眼。
视野检查是评估视野范围和感光敏锐度的重要方法。通过让患者注视视野计中的目标,记录其能感知到的视野范围,医生可以了解神经视觉路径的功能状态。青光眼患者通常会出现视野缺损,早期可能表现为周边视野的缩小,随着病情的进展,视野缺损会逐渐加重。
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检查可以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变化。在青光眼患者中,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会逐渐变薄,通过定期进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房角检查则是使用房角镜等设备直接观察房角的开放或关闭情况。这对于明确青光眼的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其他眼科检查项目
除了上述常见的检查项目外,眼科医院还可能进行一些其他的检查,如色觉检查、眼睑检查、眼球运动检查等。
色觉检查通过显示颜色板,让患者识别颜色,以测试患者的色觉是否正常。色觉异常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眼部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
眼睑检查主要是检查眼睑是否有肿胀、炎症、转动是否正常等。眼睑的病变可能会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如睑缘炎、麦粒肿等。
眼球运动检查要求患者眼球往不同方向转动,医生观察眼球运动的情况,以测试眼球肌肉是否正常。眼球运动异常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眼外肌病变等有关。
### 不同人群的眼科检查建议
不同人群由于年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因素的不同,所需进行的眼科检查项目也可能有所差异。
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睛的变化较快。建议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验光,以及时发现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同时,还可以进行色觉检查、眼球运动检查等,以确保眼睛的正常发育。对于有斜视、弱视家族史的儿童,更应该加强眼科检查。
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也会逐渐增加。除了定期进行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常规项目外,对于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还可以进行干眼相关检查,以预防和治疗干眼症。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的成年人,应该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老年人是眼部疾病的高发人群,常见的眼部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建议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等。对于有家族性眼部疾病史的老年人,更应该密切关注眼部健康,增加检查的频率。
### 总结与建议
眼科医院的检查化验项目涵盖了多个方面,从基本的视力检查到复杂的眼科疾病诊断检查,每一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眼部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
建议大家养成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的习惯,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护眼睛,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如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多进行户外活动等。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视力出现问题,如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痛、眼红等症状,应该及时前往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在检查前,可以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的检查项目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总之,关注眼部健康,从了解眼科检查项目开始。让我们一起为拥有清晰的视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