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晰界眼科 > 价格活动 > 2025年,南大眼科医院张旭的卓越成就与专业风采!

2025年,南大眼科医院张旭的卓越成就与专业风采!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热眸 上传提供

发布: 60 评论

信息类别 详情
基本信息 姓名:张旭;性别:男;教学职称:教授;临床职称:主任医师;所在科室:青光眼科;任职机构: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执业地点: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青光眼科;为留美博士后,南昌大学“赣江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二、三处评审组成员
专业擅长 青光眼病的早期诊治,特别是疑难、复杂性青光眼病及神经眼病的诊治;擅长的青光眼类型包括:青光眼、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恶性青光眼、药物性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美国眼科医生协会(AAO)会员;美国眼科与视觉科学协会(ARVO)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
学术经历 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临床眼科访问研究员,九州大学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研究研究员;参与主持多项美国NIH课题研究和日本文部省研究课题;2013年获二项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SCI论文20余篇,论文曾在知名学术期刊如PNAS,JBC及IOVS等发表
科研兴趣 1) 青光眼的分子病理机制和致病基因;2)青光眼早期诊断和视神经保护治疗;3) 视神经细胞凋亡及调控和视神经再生;4) 分子生物探针和分子影像应用研究;5) 眼和新药开发及应用;6)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研究
科研成果 近期,张旭教授团队在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和再生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连续在眼科学研究期刊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IOVS)上发表三篇高水平论文;7月14日,张旭教授研究团队在期刊(JCR分区Q1)《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药理学前沿)》(SCI影响因子5.988)发表原创性研究论著“Long - Term Oral Administration of Naringenin Counteracts Aging - Related Retinal Degeneration via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Dynamics and Autophagy”,论文通讯作者为张旭教授,博士研究生陈贵平和硕士研究生曾玲,晏锋为共同作者
获奖荣誉 “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多项奖励如:三島済一記念眼科研究国際交流基金;住友生命社会福祉事業団特別研究奨和日中医学協会研究者助成奨和青光眼研究奖等
出诊信息 出诊地点1: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执业,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3号,青光眼科;医生已约满
相关机构信息 详情
医院名称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别名:南大附属眼科医院)
医院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3号
乘车路线 乘坐2路【内环、外环、区间】、3路、4路、6路、7路、10路、11路、22路、26路【内环、外环】、88路【含短班】、202路、208路、232路、302路【内环、外环】、315路公交车均可到达医院
青光眼科情况 由张旭教授带领,学科共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拥有的检查和治疗设备,包括自动视野计(Humphrey)、光学相干断层眼底扫描仪(OCT - 4)、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 - Ⅲ)、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德国Roland电生理全套检查设备、多波长激光仪、YAG激光仪、倍频Nd:YAG激光(SLT)、810半导体激光以及Leica和Zeiss等先进手术显微镜

术语解释:

2025年,南大眼科医院张旭的卓越成就与专业风采!

1. 赣江学者:是南昌大学为了加强学科建设,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带动学科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而设立的特聘教授岗位。

2. 赣鄱英才555工程:是江西省委、省政府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从2010年起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

3. 自然科学基金:是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面向全国,用于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的专项资金。

4. SCI论文: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目前上被公认的具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发表SCI论文意味着该研究成果在上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5. JCR分区:是指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对期刊的分区。Q1区表示该期刊在所属学科领域中排名在前25,是比较的期刊。

6. 自动视野计(Humphrey):是一种用于检查视野的仪器,通过检测人眼对不同位置、不同亮度的光刺激的感知能力,来评估视网膜、视神经等视觉通路的功能状态,对于青光眼等眼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7. 光学相干断层眼底扫描仪(OCT - 4):是一种非接触、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能够对眼底的视网膜、脉络膜等结构进行断层扫描,清晰显示其细微结构和病变情况,在青光眼、黄斑病变等多种眼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

8. 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 - Ⅲ):主要用于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视盘等结构进行三维成像和定量分析,有助于早期发现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变薄等改变,为青光眼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9.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利用超声技术对眼前段结构进行实时、动态的观察,可清晰显示虹膜、睫状体、前房角等结构的形态和病变,对于青光眼的分型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作用。

10. 多波长激光仪、YAG激光仪、倍频Nd:YAG激光(SLT)、810半导体激光:这些激光设备在眼科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多波长激光仪可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YAG激光常用于治疗后发性白内障、青光眼等;SLT主要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810半导体激光可用于视网膜光凝等治疗。

11. 手术显微镜(Leica和Zeiss):是眼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能够提供高清晰度、高放大倍数的手术视野,帮助医生更地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和安全性。Leica和Zeiss是知名的显微镜品牌,其产品在光学性能和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

张旭教授在青光眼领域有着深厚的专业造诣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他不仅在临床诊治方面表现出色,擅长各类青光眼及神经眼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还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团队在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和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期刊上发表的多篇高水平论文,为青光眼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青光眼科在张旭教授的带领下,拥有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检查治疗设备,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张旭教授秉持着赤子之心,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国为家乡的眼科医疗事业贡献力量,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他的学术经历丰富,参与多项国内外课题研究,发表众多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奖励,展现了他在眼科领域的影响力。未来,相信张旭教授及其团队将继续在青光眼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在青光眼的研究中,张旭教授关注多个方面的科研兴趣点。例如,研究青光眼的分子病理机制和致病基因,有助于从根本上了解青光眼的发病原因,为开发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对于青光眼早期诊断和视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能够提高青光眼的早期发现率,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护患者的视力。视神经细胞凋亡及调控和视神经再生的研究,有望为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损伤修复提供新的途径。分子生物探针和分子影像应用研究、眼和新药开发及应用、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都为青光眼的综合治疗和研究拓展了新的方向。

从社会任职来看,张旭教授担任多个重要的学术职务,这不仅体现了他在眼科领域的专业地位和影响力,也有助于他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他能够将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理念引入国内,同时也将国内的研究成果推向舞台,加强国内外眼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对于患者来说,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青光眼科在张旭教授的带领下,凭借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为青光眼患者提供了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的地理位置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可以到达,方便患者就医。虽然目前张旭医生的出诊已约满,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在患者中的口碑和影响力。患者可以关注医院的后续出诊信息,以便及时获得张旭教授的诊治。

张旭教授在科研成果方面,团队发表的论文涉及到视网膜变性等相关研究,如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上发表的论文,探讨了长期口服柚皮素对与衰老相关的视网膜变性的影响,为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丰富了眼科领域的学术知识,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总的来说,张旭教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工作中,无论是临床治疗、科研研究还是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青光眼患者和眼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他和他的团队将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