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晰界眼科 > 医生讯息 > 华厦眼科重磅出手,收购厦门眼科相关资产能否再铸辉煌?

华厦眼科重磅出手,收购厦门眼科相关资产能否再铸辉煌?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孚威上将军 上传提供

发布: 272 评论

项目 详情
收购对象 厦门华厦聚信壹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100股权
交易金额 人民币50,250.00万元
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31,250.00万元及部分超募资金19,000.00万元
收购进展 已完成本次收购事项的商事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收购对象评估净资产 3.66亿元
收购对象2024年前两个月净利润 124万元
华厦眼科2023年诊疗情况 旗下医院及视光诊所门诊量超18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1;手术量超37万例,同比增长约23
华厦眼科全国布局情况(截至2024年6月) 在全国18个省和直辖市、49个城市开设61家眼科专科医院和65家视光中心
成都爱迪医院情况 华厦眼科旗下第二家三甲眼科专科医院,也是成都市一家三甲眼科专科医院,2023年收入3.61亿元,净利润4717万元

解释说明: - 超募资金:指企业在上市融资过程中,实际募集资金超过原定募集资金的部分。 - 商誉: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支付的价格超过被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华厦眼科重磅出手,收购厦门眼科相关资产能否再铸辉煌?

在竞争激烈且潜力巨大的眼科医疗市场中,企业的每一次战略决策都备受关注。华厦眼科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其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近日,华厦眼科的一项收购行动引起了广泛关注,那就是收购厦门华厦聚信壹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这一举措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又将给华厦眼科带来哪些影响呢?

华厦眼科:行业格局中的重要角色

国内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华厦眼科始终稳居行业“第二把交椅”。自2004年成立以来,华厦眼科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其前身为厦门眼科中心,是一家区属眼科医院。为了扩大知名度和赢得消费者信赖,公司与厦门大学合作,成为其非隶属附属医院,并以“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对外挂牌。

2010年,华厦眼科逐步开启连锁化道路,控股了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并成立了福州眼科、深圳、佛山、重庆等医院。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已在全国18个省和直辖市的49个城市开设了57家眼科专科医院和52家视光中心,辐射国内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华北等地区。到了2024年6月,这一规模进一步扩大,已在全国18个省和直辖市、49个城市开设61家眼科专科医院和65家视光中心,通过连锁运营的模式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诊疗服务网点体系。

公司下属的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更是成绩斐然,于2004年获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12年获评临床重点专科(眼科)建设单位,并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些荣誉不仅体现了该医院的专业实力,也为华厦眼科的品牌形象增色不少。

在经营业绩方面,2023年随着消费眼科需求逐渐复苏,华厦眼科诊疗量稳步提升。旗下医院及视光诊所门诊量超18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1;手术量超37万例,同比增长约23。这一系列数据充分展示了华厦眼科在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收购厦门华厦聚信壹号咨询公司:战略考量与市场反应

2024年4月,华厦眼科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即收购厦门华厦聚信壹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金额共计人民币50,250.00万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31,250.00万元及部分超募资金19,000.00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聚信壹号咨询公司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从战略层面来看,华厦眼科坚持“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稳中求进,有序推进全国眼科医疗服务网络布局。此次收购厦门华厦聚信壹号咨询公司,是其外延并购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收购,华厦眼科可以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在厦门乃至全国眼科医疗市场的影响力。

有观点认为,医疗服务的护城河主要是时间沉淀出来的口碑,是一个需要经过漫长的经营积累才会成功的项目。前期大多要先经历几年的亏损,然后通过口碑的积累,客户信任度变高,才容易取得成功。采用自己慢慢培育扩张的方式实在太慢,而且还不容易成功,而收购则是更容易成功的途径。华厦眼科此次收购厦门华厦聚信壹号咨询公司,或许正是看中了其背后潜在的资源和市场,希望通过收购实现快速扩张和发展。

然而,市场也对此次收购存在一定的疑虑。从收购价格来看,该公司评估净资产为3.66亿元,而华厦眼科却花了5亿元进行收购。有网友不禁质疑,华厦眼科花5亿元收购华厦聚信壹号咨询公司到底是好还是坏?这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如果该公司拥有独特的资源、技术或市场渠道,能够与华厦眼科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那么这笔收购可能是值得的。另一方面,如果收购后不能实现预期的整合效果,或者该公司未来业绩不及预期,那么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行业发展潜力与华厦眼科的扩张之路

随着科技进步和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眼科医疗市场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根据灼识咨询,到2025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2521.5亿元,2020年 - 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7.5。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了华厦眼科扩张的强大驱动力。

除了此次收购厦门华厦聚信壹号咨询公司外,华厦眼科在扩张道路上还有诸多举措。2023年8月,战略控股眼视光名院合肥视宁,消费眼科业务再落一子。2024年4月30日,公司公告收购成都爱迪、睢宁复兴、微山医大等多家医院,持续深化区域市场影响力。其中,成都爱迪为公司旗下第二家三甲眼科专科医院,也是成都市一家三甲眼科专科医院,汇聚了胡玉章教授、张军军教授、刘谊教授等多位国内眼科专家,具备高水平的诊疗服务能力。成都爱迪单体医院2023年收入3.61亿元,净利润4717万元,这一优质资产的加入,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华厦眼科的整体实力。

不过,华厦眼科的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公司并购不断,因此商誉较高。截至2022年末,华厦眼科的商誉为6009.47万元。2023年8月,公司继续收购合肥视宁,目前持有合肥视宁51的股权,公司的商誉进一步激增。根据三季报数据,截至2023年9月末,公司的商誉金额高达1.31亿元,9个月增加了118.48。业内人士表示,若并购标的未来业绩不及预期,或存在商誉减值隐忧。

高层变动与市场信心

华厦眼科的发展过程中,还经历了高层变动的考验。2023年12月底,上市不久的华厦眼科实控人苏庆灿突遭留置震动市场。某不具名危机公关专家表示,企业高层被留置通常会引起市场信心与股价波动,会影响到企业的决策效率与执行力、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品牌形象与声誉等。

从股价表现来看,华厦眼科公司股价在2024年2月到达高点后一路下跌,跌幅高达62,而整个沪指、创业板指数在2月触底后一路回升涨幅超过10。不仅如此,股价下行的华厦眼科还遭遇了股东的减持。磐茂投资和启鹭投资两位股东解禁期一过便开始减持公司股票。

不过,从华厦眼科近半年经营情况来看,其生产经营及管理情况正常,这表明公司的日常运营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该专家表示:“这对企业的内控和抗风险能力以及整体的运营能力是一个的验证。”2024年6月6日,上海市监察委员会已解除对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苏庆灿的留置措施,同时,苏庆灿被公安机关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所涉及事项与公司无关。这一消息或许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让华厦眼科重新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展望未来,华厦眼科既面临着众多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从机遇方面来看,随着我国眼科医疗市场的不断扩大,华厦眼科有望凭借其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其“内生增长+外延并购”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如果能够持续有效实施,将有助于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布局眼科医疗服务网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例如,收购成都爱迪等优质医院后,华厦眼科可以整合其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提升整体的诊疗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患者。同时,随着人们对眼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消费眼科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华厦眼科在消费眼科业务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挑战也不容忽视。首先,商誉减值风险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如果并购标的未来业绩不及预期,可能会导致商誉减值,从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其次,眼科医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不仅有爱尔眼科等老牌竞争对手,还有不断涌现的新兴眼科医疗机构。华厦眼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管理水平等,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此外,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医疗行业受到严格的监管,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业务开展和经营成本。华厦眼科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战略,以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

华厦眼科收购厦门华厦聚信壹号咨询公司是其扩张战略的重要一步,体现了公司对市场机遇的把握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在未来的发展中,华厦眼科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眼科医疗市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眼科医疗服务。同时,投资者也需要密切关注公司的发展动态,理性看待公司的收购行为和未来发展前景。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