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晰界眼科 > 医生讯息 > 开学前眼科医院人满为患,孩子视力问题为何成家长心病?

开学前眼科医院人满为患,孩子视力问题为何成家长心病?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发现手 上传提供

发布: 47 评论

地区 医院 就诊情况 近视原因 防控建议
长沙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 8月中旬以来,来医院检查视力问题的孩子明显增多,门诊量是以前的几倍 生活方式改变,如电子产品使用、用眼习惯等 无明确提及
杭州 浙江省人民医院等 各大医院的眼科门诊几乎都处于爆满状态 无明确提及 3岁以上小孩建立屈光档案,近视越早干预越好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上海医大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近期眼科门诊量较往常增加了三四倍;上海医大医院的眼科门诊迎来“配镜热” 遗传和不良用眼习惯(不良用眼习惯占多数) 对已近视小朋友,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戴近视防控眼镜(框架眼镜、OK镜等);对未近视小朋友,端正读写姿势,合理用眼、间断用眼,多户外活动;尽量在孩子18岁之前,将近视控制在较低度数范围
南京 南京眼科医院 候诊患者络绎不绝 电子产品使用、学习用眼等 无明确提及
青海 西宁市人民医院等 各大医院眼科迎来就诊高峰,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居多 假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作息不规律 无明确提及

名词解释:OK镜,又称角膜塑形镜,是一种主要针对8 - 18岁儿童青少年控制近视的隐形眼镜,孩子晚上戴镜睡觉,白天摘掉后裸眼视力会恢复,还可有效缓解青少年近视的增长速度。

开学前眼科医院人满为患,孩子视力问题为何成家长心病?

每到开学前夕,眼科医院总会呈现出一番热闹景象,长长的队伍在门口排起,满眼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检查视力的身影。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当下青少年近视率上升以及家长们对孩子视力问题的高度关注。

开学前眼科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

全国各地的眼科医院在开学前都迎来了就诊高峰。在长沙,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儿童眼科中心视光专科副主任温龙波表示,8月中旬以来,来医院检查视力问题的孩子明显增多,门诊量是以前的几倍。每天他都要接诊70多名检查视力的患者,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少年。

杭州的情况同样如此,各大医院的眼科门诊几乎都处于爆满状态。一位三年级的男生小何,在爷爷奶奶和爸爸的陪同下到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配眼镜。爷爷回忆,小何刚上一年级时双眼视力4.9,不算特别好但也没近视,二年级下学期开学后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排就明显看黑板吃力,这次检查已经有200度近视,爷爷后悔没有早点采取措施。

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和上海医大医院也不例外。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近期眼科门诊量较往常增加了三四倍,市民何女士因为儿子暑假在家看电视、看手机时间长,担心眼睛出问题,特地带儿子来检查。上海医大医院的眼科门诊则迎来了“配镜热”。

南京眼科医院候诊患者也是络绎不绝,经过一个假期,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趁着假期末尾前来检查、配镜。青海各大医院眼科在新学期开学临近时也迎来就诊高峰,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居多。在西宁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候诊区坐满了患者和家属,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分诊、检查等工作。

青少年近视现状与家长的“近视焦虑”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呈上升趋势,且近视低龄化问题突出。《2022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显示,0 - 3岁儿童家长中只有67.5认为近视是可以被预防的;仅有34.5的家长和30.5的青少年能正确认知高度近视的阈值。这反映出家长对近视的认知亟待提升,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家长的“近视焦虑”。

家长们聚在一起,孩子的眼睛问题是热门话题之一。“10个高中生9个近视,我的孩子怎么成为不近视的少数”成为了很多家长内心的担忧。在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中,家长被称为孩子眼睛的“守门人”,但由于认知不足,很多家长在孩子视力保护方面存在困惑。比如有的孩子不怎么用电子产品,却还是近视了;有的孩子已经戴眼镜了,家长又不知道如何控制度数上涨。

导致青少年近视高发的原因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导致青少年近视高发的重要原因。假期是孩子们近视问题容易出现或加重的时间段。暑假期间,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看电视、玩游戏、上网课等成为常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以及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让孩子们越来越早地戴上了眼镜。

像上海的何女士儿子,暑假在家看电视、看手机时间较长,家长就担心眼睛会出问题。南京8岁的浩浩,寒假期间妈妈为他安排了满满的学习计划,临近开学发现孩子一看东西就眯眼,眼睛离书本越来越近。此外,作息不规律也是一个因素,青海的眼科专家提到,假期孩子们作息不规律,导致眼部问题频发。

除了生活方式因素,遗传也是引起孩子近视的原因之一,但不良用眼习惯在青少年近视原因中占多数。

医院的应对措施与防控建议

面对开学前的就诊高峰,不少医院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青海,各大医院采取错峰诊疗、增加手术排班等措施应对就诊高峰,确保诊疗服务有序运行。西宁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护士对患者做病情初评,根据紧急程度将患者分流至相应的就诊通道,确保急重症患者能时间得到治疗,导诊人员则为初诊患者指引方向、解答疑问。

医生们也给出了许多关于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建议。杭州的医生建议3岁以上小孩建立屈光档案,近视越早干预越好。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涛表示,对部分已经近视的小朋友,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或者戴近视防控的眼镜,如框架眼镜或者OK镜等;对于没有近视的小朋友,需要做更多的预防措施,主要是端正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同时合理用眼、间断用眼,有时间在户外多活动。

上海医大医院医生邹涓建议,应尽量在孩子18岁之前,将近视控制在较低的度数范围,避免发展到高度近视,因为高度近视会引起眼部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视力的不可逆损伤。一旦孩子确诊近视,应及时科学干预。OK镜正在成为控制近视的新选择之一,它可以让孩子晚上戴镜睡觉,白天摘掉后裸眼视力恢复,还能有效缓解青少年近视的增长速度。

居家护眼的重要性与方法

不管是因为疫情居家学习,还是放寒暑假,孩子们在家学习、生活时,正确护眼至关重要。每到开学前,很多孩子扎堆查视力,有的孩子眼睛得到了休息,视力保护得很好;有的孩子用眼不当,视力下降。“近不少孩子来门诊复查,有的孩子眼轴增长速度比过去快了一倍,有的孩子近视度数增长速度快了30。”这说明居家期间如果不注意用眼健康,很容易导致视力问题。

居家护眼要注意多个方面。首先是合理安排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孩子上网课、写作业一段时间后,要休息片刻,可以看看远处或者做眼保健操。其次,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再者,要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减少对眼睛的伤害。另外,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也有助于眼睛健康,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等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等。

建立科学用眼习惯的长期意义

建立科学的用眼习惯对于青少年的视力保护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注意保护眼睛,近视一旦形成,度数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深。高度近视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眼部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严重威胁视力健康。

科学的用眼习惯包括合理用眼、间断用眼、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多参加户外活动等。这些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学校和孩子共同努力。家长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用眼环境;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用眼健康的教育,合理安排课程和课间活动;孩子自身要提高护眼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此外,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就像很多家长在开学前带孩子到眼科医院检查视力一样,这是一种对孩子视力负责的表现,但平时也应该保持定期检查的频率。

未来近视防控的展望

随着社会对青少年视力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未来在近视防控方面有望取得更好的成效。一方面,医疗技术会不断进步,研发出更有效的近视防控方法和产品。例如,目前OK镜在近视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创新的近视防控手段出现。

另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对孩子视力保护的重视程度也会不断提升。学校会加强眼保健操等护眼活动的开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课程,减少学生的用眼负担。家庭中,家长也会更加注重孩子的用眼习惯培养,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为孩子提供更健康的饮食和生活环境。

社会层面也会加大对近视防控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近视问题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相信青少年近视率上升的趋势能够得到有效遏制,孩子们能够拥有更加明亮的未来。

开学前眼科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不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就医高峰,更是一个反映社会对青少年视力问题关注的缩影。我们应该从这一现象中看到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家长、学校、医院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