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 详情 |
---|---|
医院名称及相关信息 |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2024年开展医德医风考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眼科医院即青岛眼科医院,不附属于青岛大学;山东省眼科研究所1991年1月成立于青岛,下设青岛眼科医院等六个独立实体;青岛福柏眼科医院市南院区于2024年10月8日正式启用 |
活动相关 | 2024年5月24日,青岛眼科医院携手青岛开放大学启动“高智银发 健康有约”健康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计划年内举办10场眼健康科普讲座及义诊活动;2024年6月6日,“医路同行 守护健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沉浸式体验活动成功举办;2024年3月15日,临床研究和“超”微创手术推广中国行活动落地青岛,同时开展青岛市眼科质控培训班暨第二届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2024年,“朗视界 沐光明”寻找美眼科医师活动开展,特别设立“十年匠心”荣誉 |
学术会议 | 2024年,“2024青岛眼科医院临床科研创新专题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召开,50位业界专家聚焦与眼组织的再生问题、感染与免疫性角膜病、激光技术、生物材料等眼科临床科学前沿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
捐献信息 | 青岛市遗体器官角膜捐献接受单位有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角膜),联系电话0532 - 85886120,登记方式有通过青岛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大爱无疆 - 捐献者信息化平台”在线办理登记、通过各区市红十字会电话咨询后就近现场办理登记或邮寄办理登记、关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公众号点击“志愿登记”进行简易登记办理 |
病例信息 | 患者,男,74岁,因左眼石头崩伤后眼红、眼痛、视力下降1周,曾于当地诊断为细菌性角膜溃疡,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自觉症状逐渐加重,遂于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涉及作者孙大鹏、陈华波、刘廷 |
人物信息 | 刘廷:与青岛眼科医院有关,参与相关病例;董燕玲、王爽、边江:角膜病科医师,参与2024年度医德医风考评;张秀兰教授:国内知名眼科专家,是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技术创始人;谢立信: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院长;高华: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所长;王宁利: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刘伟: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眼科主任,从事眼科工作36年 |
解释说明:“朗视界 沐光明”寻找美眼科医师活动是眼科界重要盛事,2024年特别设立“十年匠心”荣誉,用于致敬长年在眼科领域默默耕耘、精益求精的医师。
在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医疗行业蓬勃发展,其中眼科领域更是成绩斐然。青岛眼科医院凭借其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成为了众多患者信赖的选择。而刘廷作为青岛眼科医院的一员,他的故事和贡献也备受关注。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青岛眼科医院以及刘廷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青岛眼科医院:专业与责任的象征
医院的历史与背景
青岛眼科医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于1991年1月在青岛成立,它隶属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是集眼科科研、教学、医疗和防盲治盲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化机构。该研究所下设青岛眼科医院等六个独立实体,这为青岛眼科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青岛眼科医院不仅在本地享有盛誉,在国内眼科领域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先进的医疗技术与设备
多年来,在谢立信院士的带领下,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针对于眼部疾病的各种技术和手术均达到国内水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医院就率先开展激光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早期发现青光眼的研究。六年前,医院引进先进的青光眼微创手术,目前已经开展上百例。只需要一个角膜小切口入手,操作不到两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台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方便快捷且恢复快,并发症少。这项技术的创始人便是国内知名眼科专家张秀兰教授,她的团队与青岛眼科医院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医院眼科技术的发展。
2024年3月15日,临床研究和“超”微创手术推广中国行活动落地青岛,同时开展青岛市眼科质控培训班暨第二届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为期两天的活动包括学术交流、手术直播、案例经验分享等。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眼科医院院长谢立信团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张秀兰教授团队通过互动交流,共同探讨眼科技术前沿,这也体现了青岛眼科医院在眼科技术交流方面的积极作为。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青岛眼科医院不仅专注于医疗技术的提升,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24年5月24日下午,“高智银发 健康有约”健康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青岛开放大学、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联合多个区市教体局、街道社区等开展,计划年内举办10场眼健康科普讲座及义诊活动,覆盖岛城多个区市,将群众急需的健康服务送到社区,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中老年群体身边。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是当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岛眼科医院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关爱老年人群眼健康的体现。
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 “爱眼日”,当天“医路同行 守护健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沉浸式体验活动成功举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络大V、媒体记者和市民群众等各界代表30余人现场参观体验了医院干眼诊疗中心、屈光和视光中心、日间手术中心、玻腔注药中心,了解了眼科特色诊疗以及日间手术一站式服务流程,亲身体验了信息化建设为群众看病就医带来的便利,对医院的就医环境、设施设备和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参观结束后,代表们就提高医院优势学科影响力、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扩大社会宣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与市卫生健康委和医院的领导专家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座谈。
刘廷:在青岛眼科医院的贡献
参与临床治疗
在青岛眼科医院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刘廷积极参与其中。从相关资料中可以了解到,有一位74岁的男性患者,因左眼石头崩伤后眼红、眼痛、视力下降1周,曾于当地诊断为细菌性角膜溃疡,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后,自觉症状逐渐加重,遂到青岛眼科医院就诊。刘廷与孙大鹏、陈华波共同参与了该病例的相关工作。这一病例展示了刘廷在临床实践中的专业能力,他和团队成员一起,为患者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科研探索与创新
除了临床治疗,科研也是青岛眼科医院的重要工作内容。刘廷或许也在科研探索方面有着自己的努力。2024年,由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主办的“2024青岛眼科医院临床科研创新专题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召开。50位业界专家聚焦与眼组织的再生问题、感染与免疫性角膜病、激光技术、生物材料等眼科临床科学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研讨。虽然没有直接资料表明刘廷参与此次研讨会,但在这样浓厚的科研氛围下,刘廷很可能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为眼科科研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岛眼科医院的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医德医风考评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团队建设,通过开展医德医风考评来提升医护人员的素质。2024年度医德医风考评涉及医师及辅助科室人员,如角膜病科的董燕玲、王爽、边江等。这种考评机制有助于激励医护人员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刘廷所在的青岛眼科医院有着这样严格的考评制度,也从侧面反映出医院对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重视。
人才激励与发展
在“朗视界 沐光明”寻找美眼科医师活动中,2024年特别设立“十年匠心”荣誉,以致敬那些长年在眼科领域默默耕耘、精益求精的医师。像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眼科主任刘伟,从事眼科工作36年,在平凡的医务岗位上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中高的位置。这样的激励机制不仅是对个人的表彰,更是对整个眼科医师群体的鼓励。青岛眼科医院也会通过类似的激励措施,促进刘廷等医护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推动医院团队的整体发展。
青岛眼科医院的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与突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眼科领域也在不断发展。青岛眼科医院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与国内外先进眼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与眼组织的再生、感染与免疫性角膜病等前沿领域,加大科研投入,争取实现技术创新与突破,为更多的眼科患者带来福音。
服务质量提升
医院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体验。继续开展健康科普进社区等活动,提高市民的眼健康意识,扩大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人才队伍壮大
青岛眼科医院将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更多的眼科人才加入。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培养出更多像刘廷这样专业、负责的医护人员。壮大人才队伍,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结与建议
青岛眼科医院在医疗技术、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刘廷作为医院的一员,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青岛眼科医院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在技术创新方面,医院可以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攻克眼科领域的难题。在服务质量提升方面,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服务培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相信在未来,青岛眼科医院将在刘廷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眼健康,积极预防眼部疾病,享受清晰的视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