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具体名称 | 基本情况 | 建设进度 | 选址 | 规模及投资 | 建设内容 |
---|---|---|---|---|---|---|
北京三甲医院雄安院区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 | 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雄安院区 | 已开工建设,自2023年11月20日开工后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止水帷幕和护坡桩建设,正在进行土方外运 |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西北部 | 用地面积114.6亩,总建筑面积28.3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数1000张 | 门急诊、住院、医技、停车和后勤保障用房及相关配套设施 |
北京协和医院医学中心(雄安院区) | 属于北京协和医院医学中心的雄安院区 | 已确定选址,2月27日发布次信息公示,5月16日发布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和公众参与说明公示,建设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筹备一期项目 | 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五组团东部,东至城市道路NB10,南至风景游憩绿地,西至城市道路ND523,北至城市道路EA2(燕赵大街),位于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以南 | 项目总用地面积33.3416公顷(约500亩),总体建设规模为862363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34亿元,规划2000张床位,其中一期开放1200张床位,二期开放800张床位 | 六大中心(临床诊疗中心、研发攻关中心、人才培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交流合作中心)的业务用房及相关配套;一期包括新建建筑医疗综合楼、产学研综合楼等;二期包括新建建筑医疗综合楼东区、科研综合楼等 |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雄安院区 | 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雄安院区 | 未公布具体选址及后续建设计划,在积极筹备 | - | - | - |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雄安院区 | 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的雄安院区 | 已公开项目概况,未提及选址,拟招标 | - | 拟新建一所床位200张的医院,占地73.96亩,总建筑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为12亿元 | - | |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雄安院区 | 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的雄安院区,1994年建立,是一家以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为主体的三甲中医专科医院,2022年公立医院“国考”中获全国中医专科类第二名,连续五年获北京市名,并获评中医类高等级“A+”评级 | 未公开选址,作为重点工作筹备建设 | - | - | - |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雄安新区院区 | 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科医院,2009年中央编办批复成立心血管病中心,形成“中心—医院”一体化格局,是全国“辅导类”医学中心,汇集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平台 | 已完成选址,建设有新进展 | - | - | - | |
其他医院 | 雄安宣武医院 | 雄安新区以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的综合性医院,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提供办医支持 | 一期已开诊科室36个,运行平稳有序,来自北京建工的建设者还肩负运营保障工作;二期工程将于2024年年底竣工交付 | 雄安新区启动区东北部 | - | - |
央企总部 | 大唐雄安总部 | 继4家央企之后,第5家公开将在雄安新区建设总部的央企 | 发布“大唐雄安总部项目概念设计方案征集”有关信息 | 雄安新区启动区总部区 | 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 - |
学校 |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 | 位于启动区西北居住片区的完全中学,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教育集团揭牌成立,招生对象包括中央疏解清单单位正式员工子女等 | 已于2023年9月正式开学 | 启动区西北居住片区 | - | - |
其他项目 | 工业设计大数据中心(雄安) | 雄安新区管委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建项目 | 4月23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有效促进项目在雄安落地 | - | - | - |
数字管廊 | 雄安新区数字管廊 | 雄安新区“看不见”的数字管廊 | 规模稳步增长,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综合管廊数字孪生模型超过130公里 | - | - | - |
注:“十四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四个中心”等概念在文中未详细说明具体含义。医学中心是代表全国医学先进水平,在临床医疗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医学成果转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具有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医疗机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
雄安新区的建设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项目。在医疗方面,众多北京三甲医院建设雄安院区,将极大提升雄安新区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让当地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例如,北京协和医院雄安院区规划了多个中心和大量床位,并且分阶段建设,这将为当地提供全面且先进的医疗服务。同时,雄安宣武医院的运营和发展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及时的医疗保障。
在教育领域,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的开学以及教育集团的成立,为当地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雄安新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在家门口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减少了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影响。
央企总部的建设也是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唐雄安总部项目的推进,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源向雄安聚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这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提升雄安新区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工业设计大数据中心(雄安)项目的落地,体现了雄安新区在科技和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通过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以整合工业设计资源,推动工业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数字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的稳步增长为雄安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数字孪生模型的建设可以实现对管廊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雄安新区在医疗、教育、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将逐步实现“雄安质量”标准体系的成熟和推广,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未来,雄安新区有望成为一座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从医疗资源的布局来看,不同医院的功能和特色也有所不同。北京协和医院医学中心(雄安院区)的六大中心建设,涵盖了临床诊疗、研发、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其综合性和高端性。而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雄安院区则突出了中医眼科的特色,能够满足当地居民对中医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
在学校建设方面,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的教育模式和教学质量备受关注。其招生对象包括中央疏解清单单位正式员工子女等,这有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及其家属在雄安新区定居,进一步促进当地的发展。
对于央企总部的建设,大唐雄安总部项目的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这意味着将有大量的办公和配套设施建设。这不仅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会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升。
工业设计大数据中心(雄安)项目的合作方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这显示了政府部门对该项目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各方的合作,可以整合资源,共同推动工业设计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数字管廊的数字孪生模型建设超过130公里,这一成果表明雄安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数字孪生模型可以实时监测管廊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这些项目的不断推进和完善,雄安新区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雄安新区将成为一座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为人们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经验。
在医疗资源的整合方面,多家北京三甲医院雄安院区的建设将形成一个医疗集群。不同医院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合作。例如,北京协和医院的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为其他医院提供借鉴,促进整个雄安新区医疗水平的提升。
对于学校而言,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教育集团的成立有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通过集团化办学,可以实现课程共享、师资交流等,提高整个区域的教育质量。
央企总部的聚集将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大唐雄安总部项目的建设将吸引上下游企业的入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不仅能够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工业设计大数据中心(雄安)项目将为工业企业提供数据支持和创新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趋势,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优化。
数字管廊的建设和管理将与智慧城市的其他系统进行集成。例如,与城市的交通、能源等系统进行联动,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运行和管理。
雄安新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吸引和留住的医疗人才、教育人才和企业人才;如何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和技术问题等。但随着各项政策的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信这些挑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未来,雄安新区将继续推进各项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完善城市的功能和服务。在医疗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的医疗服务。在教育方面,将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经济方面,将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在科技方面,将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总之,雄安新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但可以预见的是,雄安新区将成为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化城市,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