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名称 | 假期类型 | 患者情况 | 主要眼科疾病 | 专家建议 |
---|---|---|---|---|
深圳市眼科医院 | 暑假 | 7月门诊量显著增加,8月将迎高峰;近视防控科就诊人数约增长50,斜视与小儿眼科小患者比平时多一倍 | 近视、斜视 | 注意不良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纠正不良用眼习惯,配合放松调节紧张的药物;强调握笔姿势重要性;斜视等眼疾早发现、早治疗 |
阳江光明眼科医院 | 国庆假期 | 门诊就诊人数相比平时增加,5日迎来就诊高峰,门诊量超过500人,是平日门诊量的1倍多 | 近视、弱视、眼外伤 | 注意孩子用眼卫生,督促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鼓励多参加户外活动 |
常德爱尔眼科医院 | 开学季(假期后) | 小患者数量明显增多 | 近视、斜视、弱视 | 开学后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带孩子去专业医院进行近视管理的“四查一建档” |
西宁市人民医院 | 新学期开学临近(假期后) | 节后眼科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居多 | 未提及 | 未提及 |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 寒假 | 门诊就诊量相较平时明显增加,从平时两到三倍;每位医生接诊量从平时六七十位增加到一百多人 | 近视、散光 | 孩子作业尽量在白天自然光下完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家长带孩子就诊可先到视力室检查视力再签到;眼科有夜门诊 |
延安市人民医院 | 春节 | 节假日期间眼科就诊患者增多 | 未提及 | 未提及 |
岳阳爱尔眼科医院 | 五一假期 | 日门诊量破600,是平时门诊量的3倍多,16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占当天门诊量的6成 | 近视 | 未提及 |
浙江省宁波市眼科医院 | 春节前后 | 干眼门诊近期每周接诊上千例干眼症患者,近一半是密闭室内环境、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的上班族 | 干眼症 | 未提及 |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长假 | 干眼症患者明显增多 | 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 | 未提及 |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 春季(假期后) | 上周末斜视与小儿眼科门诊量超过900人次,患儿多为6 - 12岁孩子 | 视力急剧下降、过敏性结膜炎 | 重视及时用药;家长加强对孩子健康监测,教导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均衡饮食和充足休息;接种疫苗预防甲流 |
名词解释:
- 远视储备:是指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眼球还未完全发育到正视状态时所具有的远视度数,它是一种“视力储备”,对预防近视有重要意义。
- 真假近视:真性近视是由于眼轴变长等原因导致的近视,一般不可逆转;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导致的近视,通过休息和治疗有可能恢复正常。
- 高度近视并发症: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过度伸长,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青光眼等,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 屈光发育档案:是记录孩子眼睛屈光状态变化的档案,包括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等指标,通过定期检查和记录,动态了解孩子眼睛的发育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问题并进行干预。
在各类假期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种现象:眼科医院里患者数量明显增多。无论是寒暑假、国庆、春节等长假,还是开学季这样的特殊节点,眼科门诊总是热闹非凡。这背后反映出怎样的健康问题?又该如何在假期做好眼睛的保护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
假期眼科医院患者增多现状
暑假:深圳眼科医院小患者剧增
暑假期间,深圳市眼科医院的就诊情况格外引人注目。自暑假开始,医院的就诊患者数量急剧上升,其中大多数小患者是因为近视、斜视等问题前来就诊。进入7月后,门诊量显著增加,近视防控科的就诊人数大概增长了50,尤其是工作日有了很明显的提升,而斜视与小儿眼科的小患者更是比平时多了一倍。按照往年惯例,8月将会迎来就诊高峰。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孩子们在暑假期间近距离用眼过多。不少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书籍等,导致出现假性近视。此外,近视还常合并斜视,不良坐姿成为主因,专家强调握笔姿势的重要性。斜视等眼疾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延误孩子的黄金治疗期。
国庆:阳江光明眼科医院门诊繁忙
国庆假期期间,阳江光明眼科医院也迎来了就诊小高峰。7天长假里,眼科门诊小患者数量增多,门诊一天就诊量多时超过500人,以中小学生居多。5日迎来就诊高峰,门诊量是平日的1倍多。
许多家长趁着假期带孩子来做视力检查,市民彭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发现女儿看电视总是眯着眼,且与电视的距离越来越近,担心孩子近视,便带孩子来医院检查。她推测女儿视力出现问题与长时间看电视、不注意距离、课业重以及不注重读写姿势等不良用眼习惯有关。医院护士提醒家长,近年来学生近视呈现低龄化,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
开学季:常德爱尔眼科医院小患者扎堆
又逢开学季,常德爱尔眼科医院眼科门诊迎来就诊高峰,前来就诊的小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常德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张小红表示,每年假期都是青少年视力问题的高发期。孩子们脱离学校的规律作息和用眼管理,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玩游戏、看动画片、刷短视频,以及冬季缺少足够的户外活动,导致近视度数很容易“飙”升。
张小红强调,近视不能单凭视力下降来判断。孩子视力下降的原因很多,除了近视,也有可能是其他眼病,比如斜视、弱视,都会造成孩子看不清、经常眯眼睛、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她建议开学后,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带孩子去专业的医院进行近视管理的“四查一建档”。即孩子还没近视的,做好预防,要查“远视储备”;疑似近视的,做好鉴别,要查“真假近视”;已经近视的,做好控制,要查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高度近视的,要查高度近视并发症。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动态了解孩子眼睛情况,有助于做好从预防到控制的全过程近视管理。
寒假: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量翻倍
进入寒假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就诊量相较平时有明显增加。从非假期模式切换到假期模式,患者的就诊量大概是平时的两到三倍,每位医生的接诊量从平时的六七十位病人增加到了一百多人。
为缓解拥挤,提高就诊效率,眼科采取了假期就诊分流措施。例如,对于人比较多的屈光检查项目,会将患者指引到相应区域。十二岁以下的小朋友常规要散瞳,会给他们专门的点眼药水区域,散完瞳后再指引到验光区域,先完成眼轴、眼压和电脑验光等检查,再分流到综合验光室检查。医生提醒,家长带孩子就诊时,可先到视力室检查视力,再签到等待叫号,可大大提高就诊效率。另外,眼科每周一、四、五还有夜门诊,家长可按需就诊。
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郭立云表示,来就诊多的就是近视和散光,这些问题主要和用眼习惯有关。电子产品、电视、电脑、手机等,如果看多了、玩多了都会有影响或者加重。所以他建议家长要和孩子沟通好,尽量避免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让孩子多多进行户外活动。
春节:延安市人民医院坚守岗位
在辞旧迎新的春节期间,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温馨时刻,延安市人民医院眼科医护人员默默坚守在医疗线。王彦荣主任考虑到节假日期间眼科就诊患者增多的情况,每日安排至少10余名医护人员24小时值守,用专业和温情守护着每一位患者。虽然文中未提及具体的患者疾病情况,但可以看出春节期间眼科也面临着一定的就诊压力。
五一:岳阳爱尔眼科医院青少年占比高
五一假期天,岳阳爱尔眼科医院就诊患者数量显著上升,日门诊量破600,是平时门诊量的3倍多,其中年龄在16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占当天门诊量的6成。5岁男童成成就是其中一位小患者,他左眼近视300度,右眼近视400度。成成妈妈后悔不已,因为自己和爱人在外地工作,成成由爷爷奶奶照顾。平时老人家对成成比较宠溺,他在家看电视时间长,哭闹时手机也成了安抚他的工具。过年回家时发现成成看电视离得近、眯眼睛,但没重视。直到幼儿园组织视力检查,发现成成裸眼视力只有4.6,才趁着五一假期带他到医院检查。
干眼症在假期的高发情况
春节前后:宁波眼科医院干眼门诊忙碌
1月19日,浙江省宁波市眼科医院消息,干眼门诊近期每个星期接诊上千例的干眼症患者,其中近一半患者是在密闭室内环境、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的上班族。根据以往数据来看,春节前后来医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会明显增多。
冬天本来气温低,空气相对湿度低,身体容易处于一种干燥状态,眼睛更容易感到干涩,使用暖气或空调等设备可能会进一步加速泪液的蒸发。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更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干涩。
长假后: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童患者增多
近,来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就诊的干眼症患者明显增多,发病原因与长假期间高强度使用电子产品密切相关。吴女士带着8岁的儿子前来就医,孩子频繁眨眼,不停揉眼,双眼通红,她以为是“红眼病”,结果一查竟是干眼症和过敏性结膜炎。孩子在准备中药雾化熏蒸前,还偷偷拿着手机看视频。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赵静感叹,如今,干眼症已不再局限于成年人,儿童患者也越来越多。假期无节制使用电子产品,加上冬季室内暖气加速泪液蒸发,是干眼症高发的主要原因。
春季假期后:厦门眼科中心的多重挑战
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尽管是工作日,但前来就诊的儿童依然不少。上周末,斜视与小儿眼科的门诊量超过了900人次,患儿多为6到12岁之间的孩子,大多因为假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视力急剧下降。
此外,这段时间正值换季,过敏性结膜炎也易高发。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潘美华表示,尤其在南方季节,春季比较潮湿,换季的时候,孩子们也容易多发这种过敏性结膜炎,要重视及时用药,频繁眨眼、揉眼对视力也会有影响。除了眼部问题,近流感、腺病毒感染以及诺如病毒等肠道疾病的就诊量也略有上升。春季气温波动较大,加上开学后学生较为集中,病毒传播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专家建议,家长要加强对孩子健康的监测,尤其是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和充足的休息,这些都能有效降低孩子患病风险。厦门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白海涛强调,疫苗接种很重要,能够预防甲流。这段时间无论是呼吸系统疾病,还是消化系统疾病,都是以病毒为主。病毒现在除了甲流有治疗之外,其他没有治疗,所以不要乱用。
假期护眼建议
面对假期眼科医院患者增多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在假期做好眼睛的保护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在假期都要合理安排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等用眼活动的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用眼30 - 40分钟,应休息10 - 15分钟,可以远眺、闭目养神或者做眼保健操。例如,孩子在玩游戏或看动画片时,家长要设定好时间,严格执行。成年人在工作或娱乐使用电子设备时,也要注意定时休息。
增加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对眼睛健康非常有益。阳光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预防近视。建议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选择散步、跑步、打球等运动。特别是孩子,在假期要多到户外玩耍,减少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
注意用眼环境
保持良好的用眼环境也很重要。避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用眼,使用电子设备时要调整好屏幕亮度和对比度。孩子写作业时,要保证光线充足,选择合适的台灯。在冬季使用暖气或空调时,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减少眼睛干涩的发生。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避免躺着、趴着或在晃动的车上看书、看手机。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防止细菌感染。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定期检查视力
即使眼睛没有明显的不适,也建议定期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视力检查。特别是孩子,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并进行干预。成年人也可以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关注眼睛健康。
结论
假期眼科医院患者增多这一现象,反映出人们在假期的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对眼睛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论是青少年的近视、斜视、弱视问题,还是成年人和儿童的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都与假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在假期我们要更加重视眼睛的健康。合理安排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注意用眼环境,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并定期检查视力。家长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同时,医院也应加强假期的医疗服务保障,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提高就诊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在假期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眼睛,拥有清晰明亮的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