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晰界眼科 > 机构咨询 > 揭秘广东中山眼科医院袁进教授:眼科领域的卓越领航者!

揭秘广东中山眼科医院袁进教授:眼科领域的卓越领航者!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無知の 上传提供

发布: 188 评论

类别 详情
基本信息 袁进,男,1977 年出生,医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副院长,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助理,中山眼科中心创新诊疗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广东省眼科诊疗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基层眼科建设工作组秘书长。
专业擅长 熟悉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角膜和眼表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各种类型角膜溃疡、角膜化学伤、干眼的综合处理,在角膜移植(深板层角膜移植、角膜内皮移植、自动板层刀及激光辅助角膜移植)、眼睑整形、眼表重建手术、胬肉手术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术任职 中华眼科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学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智能眼科学组组长,中国眼科医师协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亚太眼科学会眼成像分会委员(APOIS)、亚洲干眼协会(ADES)创始会员,老医会眼科分会委员兼角膜眼表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海医会眼科分会眼表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委兼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欧美同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非公医疗协会角膜病学组委员,广东省数字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广东省药物治疗专委会委员、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广东省保健协会特聘专家。《中华眼科杂志》编委,《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委,《cornea》中文版编委,PLOS one、Current eye Research、molecule vision、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特邀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角膜及眼表疾病;眼科高性能智能成像技术装备;新型生物修复材料。
科研成果 承担重点研发计划 2 项(2017 - 2019,2020 - 2023)、国自然重点基金(2023 - 2027)、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 - 2022)、国自然面上(4 项)等基金;以及通讯作者发表文章 80 余篇,IF > 10 的有 10 篇(BMJ、Lancet EM,Nature Bio Med, Bioactive Martials, ACS Nano,Adv Sci 等),其中高被引论文 4 篇;制定共识/指南 4 项,标准 4 项;申请发明专利 17 项,软件著作权 4 项;完成成果转化 6 项,累计转化合同金额近 4 亿。
团队研究成果 1. 构建具有靶向抗炎作用的工程化,与可溶性微针给药体系相结合,显著抑制角膜碱烧伤导致的炎症反应,改善角膜碱烧伤预后,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2. 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王岩教授团队研发新型抗真菌药物 HSAF 胶原缓释系统治疗角膜和皮肤真菌感染,研究论文发表在 Bioengineering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所获荣誉 2021 年度“十大原创研究领衔者”荣誉称号;2023 年广州“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名词解释:

揭秘广东中山眼科医院袁进教授:眼科领域的卓越领航者!

  • 国自然:即自然科学基金,是用于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 IF:即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 高被引论文:指在某一学科领域中,被引用次数较多的论文,通常代表该论文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 成果转化: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引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科医生则是守护这扇窗户的天使。在广东中山眼科医院,有一位备受瞩目的袁进教授,他在眼科领域深耕多年,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卓越的科研成果和崇高的医德,成为了众多患者心中的希望之光。袁进教授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他在眼科领域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袁进教授的精彩世界。

一、袁进教授的基本概况

袁进教授出生于 1977 年,他拥有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担任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副院长、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助理、中山眼科中心创新诊疗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以及广东省眼科诊疗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等重要职务。此外,他还是广东省基层眼科建设工作组秘书长,在推动基层眼科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袁进教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已逾十余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使他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驾轻就熟。尤其在角膜和眼表疾病的诊治方面,他更是有着深厚的造诣。无论是各种类型的角膜溃疡、角膜化学伤,还是困扰众多患者的干眼问题,袁进教授都能制定出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二、专业擅长:守护角膜与眼表健康

(一)角膜溃疡与化学伤的精准治疗

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角膜穿孔、失明等严重后果。袁进教授凭借着对角膜溃疡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判断溃疡的类型和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感染性角膜溃疡,他会根据病原体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非感染性角膜溃疡,他则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和眼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角膜化学伤也是眼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往往会给患者的眼部造成严重的损伤。袁进教授在角膜化学伤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他强调早期的急救处理和后续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地减轻化学物质对角膜的损伤,促进角膜的修复和再生。在治疗过程中,他会根据化学伤的程度和阶段,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视力。

(二)干眼的综合管理

随着现活方式的改变,干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袁进教授深知干眼患者的痛苦,他致力于干眼的综合管理研究。他认为,干眼的治疗不仅仅是使用眼药水,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他会为患者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和全身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他还会指导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如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等。同时,他还会采用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干眼的治疗效果。

(三)角膜移植与眼表重建手术的精湛技艺

角膜移植和眼表重建手术是治疗严重角膜疾病和眼表损伤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袁进教授在角膜移植和眼表重建手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他熟练掌握各种角膜移植手术技术,如深板层角膜移植、角膜内皮移植、自动板层刀及激光辅助角膜移植等,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在手术过程中,他操作精细、技术娴熟,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

眼表重建手术则是一项更加复杂的手术,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眼科知识和手术经验。袁进教授在眼表重建手术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他能够根据患者眼表损伤的程度和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眼表重建,如结膜移植、角膜缘移植等。通过眼表重建手术,他帮助众多患者恢复了眼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提高了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三、学术任职:引领眼科学术发展

袁进教授在眼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广泛,他担任了多个重要的学术职务。他是中华眼科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学会角膜病学组委员,在中国眼科界的青年学者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他还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智能眼科学组组长,积极推动眼科领域的智能化发展。

此外,袁进教授还是亚太眼科学会眼成像分会委员(APOIS)、亚洲干眼协会(ADES)创始会员等多个学术组织的成员。他与眼科界的专家学者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眼科领域的新研究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眼科事业的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学术期刊方面,袁进教授担任《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cornea》中文版编委,以及 PLOS one、Current eye Research、molecule vision、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特邀审稿专家。他在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审稿工作中,严格把关,确保了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为推动眼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研究方向:创新驱动眼科发展

(一)角膜及眼表疾病研究

袁进教授一直致力于角膜及眼表疾病的研究,他深入探究角膜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通过对角膜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他为角膜疾病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他在角膜溃疡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新的致病机制和治疗靶点,为开发新型治疗药物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眼科高性能智能成像技术装备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成像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袁进教授积极开展眼科高性能智能成像技术装备的研究,致力于开发更加先进、精准的眼科成像设备。他的研究团队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了眼科成像设备的分辨率、灵敏度和诊断准确性。这些先进的成像设备能够为眼科医生提供更加清晰、详细的眼部图像,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眼科疾病。

(三)新型生物修复材料研究

在角膜和眼表疾病的治疗中,生物修复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袁进教授专注于新型生物修复材料的研究,致力于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生物修复材料。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生物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优化,提高了生物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修复效果。这些新型生物修复材料能够促进角膜和眼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为角膜疾病和眼表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五、科研成果:丰硕成果造福患者

袁进教授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承担了多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重点研发计划 2 项(2017 - 2019,2020 - 2023)、国自然重点基金(2023 - 2027)、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 - 2022)、国自然面上(4 项)等基金。这些科研项目的开展,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学术论文发表方面,袁进教授以及通讯作者发表文章 80 余篇,其中 IF > 10 的有 10 篇(BMJ、Lancet EM,Nature Bio Med, Bioactive Martials, ACS Nano,Adv Sci 等),高被引论文 4 篇。这些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眼科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展示了他在眼科科研领域的卓越实力。

此外,袁进教授还制定了 4 项共识/指南和 4 项标准,为眼科临床诊疗提供了规范和指导。他申请发明专利 17 项,软件著作权 4 项,完成成果转化 6 项,累计转化合同金额近 4 亿。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眼科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方法,造福了众多患者。

六、团队研究成果:创新疗法引领突破

(一)工程化可溶性微针角膜炎症干预新策略

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法在治疗角膜炎症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性,袁进教授团队积极探索、安全的创新疗法。近期,他们成功构建了具有靶向抗炎作用的工程化,并创新性地将其与可溶性微针给药体系相结合。这种新的治疗策略能够显著抑制角膜碱烧伤导致的炎症反应,改善角膜碱烧伤预后。研究成果近日以题为“Engineer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Exosomes - Loaded Microneedles Improve Corneal Healing after Chemical Injury”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ACS Nano》(中科院 Top 一区),为角膜炎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新型抗真菌药物 HSAF 胶原缓释系统治疗角膜和皮肤真菌感染

感染性角膜炎是发展中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中真菌性角膜炎是常见的感染类型,但临床缺乏广谱的抗真菌药物。袁进教授团队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王岩教授团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期刊 Bioengineering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Developing a New Treatment for Superficial Fungal Infection Using Antifungal Collagen - HSAF Dressing”的研究论文。他们研发的新型抗真菌药物 HSAF 胶原缓释系统为角膜和皮肤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有望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七、所获荣誉:业界认可实至名归

袁进教授的卓越贡献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他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2021 年,他获得了“十大原创研究领衔者”荣誉称号。大会为他写的颁奖词中提到:“人类对世界的感知 80的信息来自眼睛,如果说眼睛是结构精密的相机,角膜就是前面的镜头,是清晰视觉获得的前提和基础。他就是精心呵护镜头的人,面向眼科临床诊疗重大需求,致力于医、理、工融合创新,突破传统,聚焦于角膜病创新药物开发、创新术式建立和疾病量化分析技术,承担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领衔开展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取得多项重要突破性临床成果及转化。”

2023 年,袁进教授荣获广州“美科技工作者”称号。颁奖词中写道:“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运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患者服务。”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他在眼科领域所做出的贡献的高度认可。

八、结语

袁进教授是广东中山眼科医院的杰出代表,他在眼科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创新的科研成果和崇高的医德,为众多眼科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袁进教授将继续在眼科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我国眼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受益于袁进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重见清晰的世界。对于广大眼科医生来说,袁进教授是学习的榜样,他的科研精神和临床经验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眼科事业,为守护人类的视觉健康而努力奋斗。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