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晰界眼科 > 机构咨询 > 小孩去眼科医院究竟检查啥?一文为你揭秘!

小孩去眼科医院究竟检查啥?一文为你揭秘!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独纵 上传提供

发布: 102 评论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目的 适用情况
视力检查 检测裸眼视力、戴镜视力(若戴眼镜),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视力参考标准,如3岁>=4.7,4 - 5岁>=4.8,6岁及以上>=4.9,戴镜视力中小学生应>=4.9 评估儿童视觉功能,检测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异常,以及弱视、斜视等问题 所有儿童
眼球运动检查 让儿童跟随物体或光源移动 评估眼肌的协调性和力量,诊断是否存在眼球运动障碍 所有儿童
眼底检查 使用眼底镜或者瞳孔放大剂观察视网膜、黄斑、视盘等眼底结构,检查视盘颜色大小边界形状,视网膜血管状况有无动脉硬化,黄斑部及中心凹光反射情况,视网膜有无出血渗出脱失等病变表现 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眼底病变,诊疗眼病及发现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的眼部异样 所有儿童;高度近视(通常出现于有家族史者)的孩子需定期随访;考虑弱视的孩子
验光 包括电脑验光、散瞳验光,散瞳验光需使用散瞳药物充分麻痹睫状肌后进行 评估屈光异常,确定是否需要佩戴矫正视力的眼镜,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帮助确定被检者是否有远视储备及屈光不正 所有儿童
裂隙灯检查 通过放大镜观察眼睛的前段结构,如角膜、结膜、虹膜、晶状体等 发现前段病变,排查孩子是否患有其他眼病,初步评估孩子的眼部情况,排除可能存在的眼部疾病 所有儿童
眼轴测量 测量眼球的前后径长度 了解孩子的近视阶段,判断孩子的眼球发育是否正常,判断孩子的近视情况,采取更有效的近视防控手段,是衡量近视控制效果的客观标准 有近视倾向或已近视的儿童;并非每次眼科检查必须项目
角膜曲率检查 测量角膜表面弯曲度 判断孩子是否因角膜曲率问题导致近视;当孩子散光度数超过200度时,判断散光是由角膜部分引起的,还是晶体部分引起的,或是其他问题引起的 有近视或散光问题的儿童;散光度数超过200度的孩子;有佩戴OK镜病史的孩子
非接触性眼压检测 检测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的压力 检查眼压是否正常,检查是否患有青光眼;散瞳验光前常规操作 需要进行散瞳的孩子;非病情需要,在儿童眼科并非常规项目
角膜地形图检查 获取角膜表面形态信息 判断散光出现的部位,对于有佩戴OK镜病史的孩子,医生会例行检查 散光度数超过200度的孩子;有佩戴OK镜病史的孩子
斜视检查 通过同视机、三棱镜等测得孩子客观、准确的倾斜度 准确诊断斜视,对于有临床意义的斜视度加以重视,配镜时考虑斜视情况 医生初步判断有斜视可能的孩子
收集病史 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发育状况,如有没有晚走路、经常摔跤、用眼行为异常等 了解孩子眼睛发育可能存在的问题 所有儿童
色觉检查 通过特定检查发现孩子是否存在遗传性色觉异常 检测孩子是否存在遗传性色觉异常,有些眼病可能首先出现色觉异常 所有儿童
立体视检查 评估孩子的立体视觉功能 检查孩子立体视觉是否正常 所有儿童
瞳孔检查 检查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射等 了解眼部神经和血管等情况 所有儿童
眼位检查 检查眼睛的位置是否正常 判断是否存在斜视等眼位异常问题 所有儿童
双眼视功能检查 评估双眼协同工作的能力 检查双眼视功能是否正常 所有儿童
视野检查 检测眼睛能够看到的范围 了解视野是否正常,排查一些眼部疾病 所有儿童
眼表健康检查 检查眼表组织的健康状况 发现眼表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所有儿童

解释说明:

小孩去眼科医院究竟检查啥?一文为你揭秘!

  • 屈光不正:指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
  • 散瞳验光:使用散瞳药物使睫状肌麻痹,放松调节,以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
  • 眼轴:眼球的前后径长度,眼轴增长与近视加深相关。
  • 眼压: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均衡压力,正常眼压范围为10 - 21mmHg。

孩子的眼睛健康一直是家长们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习压力的增加,儿童眼部问题日益凸显。带小孩去眼科医院进行检查,能及时发现潜在的视力问题,保障孩子的视觉健康。那么,小孩去眼科医院究竟要检查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相关的眼科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评估视觉功能的基础

视力检查是评估儿童视觉功能的基本检查。它可以检测出孩子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异常,以及弱视、斜视等问题。在进行视力检查时,如果孩子戴眼镜,要分别检查裸眼视力和戴镜视力。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有不同的视力参考标准,例如3岁孩子的裸眼视力应大于等于4.7,4 - 5岁应大于等于4.8,6岁及以上应大于等于4.9,而戴镜视力中小学生应大于等于4.9。当孩子的视力低于该年龄的标准时,就有存在近视的可能。

视力检查就像是给孩子的眼睛做一个初步的“体检”,能让家长和医生对孩子的视力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果发现视力有异常,就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来确定具体的问题。

眼球运动检查:评估眼肌协调性

眼球运动检查通过让儿童跟随物体或光源移动来进行。这个检查主要是评估眼肌的协调性和力量,从而诊断孩子是否存在眼球运动障碍。正常情况下,孩子的眼睛应该能够灵活地跟随物体移动,眼肌之间的配合也应该协调一致。

如果孩子存在眼球运动障碍,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视觉功能,导致看东西出现重影、头晕等不适症状。通过眼球运动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眼底检查:发现潜在眼底病变

眼底检查可以通过使用眼底镜或者瞳孔放大剂来观察儿童的视网膜、黄斑、视盘等眼底结构。眼底结构的健康状况对于孩子的视力至关重要,一些潜在的眼底病变可能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及时发现。

例如,高度近视的孩子容易出现视网膜脱离及黄斑病变等并发症,通过定期的眼底检查可以提前发现这些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治疗。此外,眼底检查还可以诊疗眼病及发现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的眼部异样。因为这些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到眼底的血管和神经,从而在眼底表现出相应的病变。

验光:确定是否需要配镜

验光包括电脑验光和散瞳验光,是检查儿童是否需要配戴眼镜的重要步骤。验光可以帮助确定被检者是否有远视储备及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散光等)。

对于儿童来说,散瞳验光更为重要。因为孩子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会影响测试结果,所以会在散瞳药物充分麻痹睫状肌后,再进行验光,这样可以获取更准确的屈光度数,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如果是假性近视,通过适当的休息和治疗,视力有可能恢复正常;而如果是真性近视,则需要根据验光结果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

裂隙灯检查:排查前段病变

裂隙灯检查是通过放大镜观察眼睛的前段结构,如角膜、结膜、虹膜、晶状体等。视力下降不一定是近视引发,很多眼部疾病也有可能引起视力下降的症状,裂隙灯检查就是用来排查孩子是否患有其他眼病的可能。

例如,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都可以通过裂隙灯检查发现。通过对眼睛前段结构的详细观察,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这些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眼轴测量:监测近视发展

眼轴长度是指眼球的前后径长度,人类刚出生的时候只有16 - 17mm,成年以后平均23 - 24mm。近视患者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就会加深,通常增长1mm,可能增加250 - 300度左右近视。

眼轴测量在近视防控上有很重大的意义,是衡量近视控制效果的客观标准。通过测量眼轴长度,可以清晰地了解孩子的近视到底处于什么阶段;通过眼轴和角膜曲率等参数的综合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孩子的眼球发育是否正常,另一方面,通过孩子的眼轴变化速率及各年龄段发育数值的对比,可以判断孩子的近视情况,采取更有效的近视防控手段。不过,眼轴检查对于孩子是否会发展成近视虽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并非是每次眼科检查必须要做的项目。

角膜曲率检查:判断近视原因

角膜曲率检查指的是测量角膜表面弯曲度。角膜的形状是半弧面,可以汇聚光线。如果角膜曲率太高,会导致光线聚集在视网膜前,即近视。

当孩子散光度数超过200度时,需要判断散光是由角膜部分引起的,还是晶体部分引起的,或是其他什么问题引起的。角膜地形图有助于我们判断散光出现的部位。散光出现的位置不同,预后也不同,角膜性的散光,很可能和揉搓眼睛有关,改善眼部卫生习惯有望得到纠正,而晶体性的散光,随着生长发育,也有改善的可能。另外,有佩戴OK镜病史的孩子,医生也会例行角膜地形图的检查。

非接触性眼压检测:检查眼压是否正常

眼压是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均衡压力。正常眼压的范围为10 - 21mmHg,双眼眼压差异≤5mmHg,24小时眼压波≤8mmHg。

由于眼压检查会稍有不适,孩子的敏感程度及配合程度不一,如非病情需要,在儿童眼科,眼压检查并非常规项目。不过,对需要进行散瞳的孩子,常规性地会检查一下眼压,以防散瞳引起的眼压高。眼压异常可能会导致青光眼等疾病,所以眼压检查也是保障孩子眼睛健康的重要环节。

角膜地形图检查:判断散光部位

角膜地形图检查不是常规检查。当孩子散光度数超过200度时,它有助于判断散光是由角膜部分引起的,还是晶体部分引起的,或是其他问题引起的。

不同部位引起的散光,其治疗方法和预后也有所不同。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此外,有佩戴OK镜病史的孩子,医生也会例行进行角膜地形图的检查,以了解角膜的形态变化。

斜视检查:准确诊断斜视

斜视是儿童眼科的常见疾病。斜视检查通过同视机、三棱镜等测得孩子客观、准确的倾斜度。门诊医生会根据经验初步判断,如觉得孩子有斜视可能,就会要求进行斜视度检查。

有些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眼睛有斜视问题,甚至抗拒斜视度检查。但要知道,有临床意义的斜视度必须予以重视,尤其是经过散瞳后还存在的内斜视,兼具远视的情况下,在配镜时必须加以考虑。及时发现和治疗斜视,对于孩子的视觉发育和外观都非常重要。

其他检查项目

除了上述常见的检查项目外,小孩去眼科医院还可能涉及其他检查。例如收集病史,医生通过询问了解一些孩子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发育状况,比如有没有晚走路、经常摔跤、用眼行为异常等。发育异常的孩子,往往眼睛的发育也会有问题。

色觉检查可以发现孩子是否存在遗传性色觉异常,其实有些眼病,首先会出现色觉异常。立体视检查用于评估孩子的立体视觉功能,瞳孔检查可以检查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射等,了解眼部神经和血管等情况。眼位检查可以判断孩子的眼睛位置是否正常,双眼视功能检查则评估双眼协同工作的能力,视野检查检测眼睛能够看到的范围,眼表健康检查则关注眼表组织的健康状况,发现眼表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建议定期为儿童进行眼科检查。对于学龄前儿童可以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学龄期儿童可以每年进行一次,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视力问题。

孩子的眼睛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早期的视力问题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对孩子的视觉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通过定期的眼科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

小孩去眼科医院的检查项目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检查项目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家长们应该重视孩子的眼部健康,定期带孩子进行眼科检查,让孩子拥有清晰明亮的世界。同时,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视力下降、眼睛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眼科医院进行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