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方法 | 具体步骤 | 优点 | 缺点 | 判断标准 |
---|---|---|---|---|
遮盖法 | ①用无孔盖片遮盖左眼,使右眼注视0.6 - 1.0视标3秒;②用无孔盖片遮盖右眼,使左眼注视0.6 - 1.0视标3秒;③让被检查者比较右、左眼注视视标的清晰度相等为止;④在清晰眼前加+0.25D直至双眼清晰度相等为止;⑤双眼前同时加+1.00D雾视;⑥后同步加 - 0.25D直至双眼视力达到1.0为止 | 简便易用 | 检查结果是左、右眼不同时间的单眼视力,不是同时的双眼视力比较;若先检查眼恰为焦点在视网膜之后者,则可能使该眼调节不能放松,影响后检查眼的检查正确性 | 双眼清晰度相等 |
红绿测试 | 让患者佩戴红色和绿色的滤光片来观察特定的图案或文字 | 可初步判断双眼平衡情况 | 未提及 | 若患者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图案或文字的颜色发生变化,或者无法清晰地看到图案或文字,可能意味着双眼平衡受到影响 |
立体视觉测试 | 使用特殊的立体视觉图卡或设备评估患者的立体视觉能力 | 能检测双眼感知物体三维形态的能力 | 未提及 | 若患者在进行立体视觉测试时表现出困难或无法正确识别图像中的深度信息,可能表明双眼平衡存在问题 |
眼位检查 | 观察患者在不同方向注视时眼球的位置是否一致 | 评估双眼位置关系 | 未提及 | 若发现眼球位置不一致或存在斜视等问题,可能意味着双眼平衡受到影响 |
调节功能检查 | 使用调节功能测试仪或进行相关的视力测试评估患者的调节功能 | 检测眼睛对近距离物体的聚焦能力 | 未提及 | 若调节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双眼平衡问题 |
偏振分视法 | ①在已矫正的屈光度数的基础上,投放偏振平衡视标;②旋转内置辅镜手轮,右眼视孔前放置P135,左眼视孔前放置P45;③嘱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视标,双眼同时看到上中下三行视标,右眼看到上中两行视标,左眼看到中下两行视标;④人为遮盖左眼视孔,问被检测者是否看到上面那一行视标,确认后,再遮盖右眼视孔,询问被检查者是否看到下面一行视标,确认后,询问双眼同时看时这两行视标的对比感受清晰度;⑤在双眼前同步加+0.75或+1.00的镜片,再做双眼清晰度的比较,询问上一行视标更清楚还是下一行更清楚还是两行一样清楚;⑥若上一行视标更清楚,就在右眼前再加+0.25度镜片后做比较,若下一行更清楚,则在左眼前面加+0.25度镜片后再比较,直到双眼等清(或同样模糊) | 双眼在同一个画面内对比清晰度更准确可靠 | 未提及 | 双眼等清(或同样模糊) |
棱镜分视法 | ①测量基础视力,使用标准的视力表进行测量;②选择棱镜度数,根据患者的视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棱镜度数;③确定基础视力的检查距离,根据视力表上的推荐距离进行视力检查;④进行棱镜分离检查,要求患者将双眼集中到一个由远及近的固定点上,检查者在患者双眼之间滑动选定的棱镜,观察患者的双眼对棱镜的反应;⑤评估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视力、棱镜度数调整情况、固定点的观察结果等因素,综合分析患者的双眼平衡情况;另一种方式是投放视力上一行视标,双眼分别加3BU三棱镜、3BD三棱镜,让患者辨认上下两行视标清晰度是否一致 | 可人为使双眼成像分离,便于判断 | 未提及 | 若上下两行视标清晰程度一致,说明已经达到双眼平衡;若不一致,需将略微清晰的一只眼睛度数适当降低,使双眼看到的清晰程度一致 |
Von Graefe法 | ①将双眼遮盖,在单眼MPMVA及散光验证后的基础上进行;②双眼都可以达到相同的视力后,必须双眼同时雾视,雾视标准度数为+0.75D(根据顾客情况进行雾视度数调整),务必将视力雾视在0.5 - 0.8之间;③选择雾视后视力的大一号视标;④用垂直棱镜将双眼分离,即打破融合功能,顾客能看到两个像,各眼1像,用综合验光仪的Risley棱镜,在右眼放置3BU,在左眼放置3BU | 未提及 | 未提及 | 未提及 |
术语解释:
- 调节刺激:固视点到眼的距离(米)的倒数,如眼注视1米,调节刺激为+1.00D;注视0.33米,调节刺激为+3.00D;注视5米,调节刺激0.2D。视光学认为,5米以外的光线,视同平行光线,5米视标对眼的调节刺激视同为零。
- 调节反应:眼注视一定距离所产生的实际调节。由于景深和焦深的原因,一般调节反应低于调节刺激+0.50D左右,称为调节滞后。
- MPMVA:单眼在综合验光仪上完成视力的大正镜化。
- 3BU、3BD:分别表示底朝上、底朝下的三度三棱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眼睛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清晰的视力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基础。而在眼科检查中,平衡测试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于保障我们的视觉健康起着关键作用。那么,眼科医院的平衡测试究竟是什么?有哪些方法?又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一、眼科医院平衡测试的概念与重要性
眼科医院的平衡测试,主要是针对双眼平衡进行检测。双眼平衡并非简单的“等清晰”,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视力平衡(双眼视力一样清楚)、屈光平衡(视网膜上成像位置的平衡以及视网膜成像大小的平衡)和调节平衡等。
验光配镜是屈光不正患者广泛采用的矫正方式,但不正确的验光配镜会使很多患者无法拥有清晰、舒适、持久的视力。双眼平衡检测对于后下定处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平衡测试,能使双眼的刺激等同起来,让调节和视力达到平衡,从而确保患者佩戴眼镜后不容易出现视疲劳的症状,拥有更高的舒适性。
二、眼科医院平衡测试的前提条件
进行双眼平衡测试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规范验光阶段要结束,右、左眼矫正视力需相等,并置矫正镜片。其次,要在综合验光仪下进行,同时调准PD(瞳距)、水平、VD(镜眼距)、前倾角。此外,患者需端坐在可调高低的验光椅上,双眼同时注视5米远视标,验光室照明要半暗,不能有杂乱无章的光线,并且双眼要轻度雾视。
三、常见的眼科医院平衡测试方法
(一)遮盖法
遮盖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先用无孔盖片遮盖左眼,使右眼注视0.6 - 1.0视标3秒;接着用无孔盖片遮盖右眼,使左眼注视0.6 - 1.0视标3秒;然后让被检查者比较右、左眼注视视标的清晰度,在清晰眼前加+0.25D直至双眼清晰度相等;之后双眼前同时加+1.00D雾视;后同步加 - 0.25D直至双眼视力达到1.0为止。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用,但也存在一定缺点。其检查结果是左、右眼不同时间的单眼视力,并非同时的双眼视力比较。若先检查眼恰为焦点在视网膜之后者,则可能使该眼调节不能放松,影响后检查眼的检查正确性。
(二)红绿测试
红绿测试通过让患者佩戴红色和绿色的滤光片来观察特定的图案或文字。如果患者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图案或文字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或者无法清晰地看到图案或文字,可能意味着双眼平衡受到了影响。
该测试能初步判断双眼平衡情况,但其局限性在于缺乏更多细节方面的信息,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双眼平衡的复杂状况。
(三)立体视觉测试
立体视觉是指双眼能够同时感知到同一物体的三维形态。通过使用特殊的立体视觉图卡或设备,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立体视觉能力。如果患者在进行立体视觉测试时表现出困难或无法正确识别图像中的深度信息,可能表明双眼平衡存在问题。
立体视觉测试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检测双眼感知物体三维形态的能力,这对于一些需要空间感知的工作和活动非常重要。然而,其缺点是可能对测试环境和患者的配合度要求较高。
(四)眼位检查
眼位检查是评估双眼位置关系的重要手段。医生会观察患者在不同方向注视时眼球的位置是否一致。如果发现眼球位置不一致或存在斜视等问题,可能意味着双眼平衡受到了影响。
眼位检查操作相对简单,但它只能检测眼球位置方面的问题,对于其他与双眼平衡相关的因素,如调节功能等,无法提供直接的信息。
(五)调节功能检查
调节功能是指眼睛对近距离物体的聚焦能力。通过使用调节功能测试仪或进行相关的视力测试,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调节功能是否正常。如果调节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双眼平衡问题。
调节功能检查对于发现眼睛在不同距离下的聚焦问题非常关键,但它可能受到患者自身疲劳、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六)偏振分视法
偏振分视法的测量步骤如下:首先,在已矫正的屈光度数的基础上,投放偏振平衡视标;然后旋转内置辅镜手轮,右眼视孔前放置P135,左眼视孔前放置P45;接着嘱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视标,此时双眼同时看到上中下三行视标,右眼看到上中两行视标,左眼看到中下两行视标。之后人为遮盖左眼视孔,问被检测者是否看到上面那一行视标,确认后,再遮盖右眼视孔,询问被检查者是否看到下面一行视标,确认后,询问双眼同时看时这两行视标的对比感受清晰度。在双眼前同步加+0.75或+1.00的镜片,再做双眼清晰度的比较,询问上一行视标更清楚还是下一行更清楚还是两行一样清楚。若上一行视标更清楚,就在右眼前再加+0.25度镜片后做比较,若下一行更清楚,则在左眼前面加+0.25度镜片后再比较,直到双眼等清(或同样模糊)。
偏振分视法的优点是双眼在同一个画面内对比清晰度更准确可靠,但它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对检测环境也有一定要求。
(七)棱镜分视法
棱镜分视法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先测量基础视力,使用标准的视力表进行测量;选择棱镜度数,根据患者的视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棱镜度数;确定基础视力的检查距离,根据视力表上的推荐距离进行视力检查;进行棱镜分离检查,要求患者将双眼集中到一个由远及近的固定点上,检查者在患者双眼之间滑动选定的棱镜,观察患者的双眼对棱镜的反应;后评估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视力、棱镜度数调整情况、固定点的观察结果等因素,综合分析患者的双眼平衡情况。
另一种方式是投放视力上一行视标,双眼分别加3BU三棱镜、3BD三棱镜,让患者辨认上下两行视标清晰度是否一致。如果清晰程度一致,说明已经达到双眼平衡;如果清晰程度不一致,需要将略微清晰的一只眼睛度数适当降低,使双眼看到的清晰程度一致。
棱镜分视法可人为使双眼成像分离,便于判断,但同样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人员,且棱镜度数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八)Von Graefe法
Von Graefe法的具体步骤为:将双眼遮盖,在单眼MPMVA及散光验证后的基础上进行;双眼都可以达到相同的视力后,必须双眼同时雾视,雾视标准度数为+0.75D(可根据顾客情况进行雾视度数调整),务必将视力雾视在0.5 - 0.8之间;选择雾视后视力的大一号视标;用垂直棱镜将双眼分离,即打破融合功能,顾客能看到两个像,各眼1像,用综合验光仪的Risley棱镜,在右眼放置3BU,在左眼放置3BU。
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相对较为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
四、调节刺激与调节反应在平衡测试中的作用
在视光学中,调节刺激和调节反应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与双眼平衡测试密切相关。调节刺激是固视点到眼的距离(米)的倒数。例如,眼注视1米,调节刺激为+1.00D;注视0.33米,调节刺激为+3.00D;而视光学认为,5米以外的光线视同平行光线,因此5米视标对眼的调节刺激视同为零。
调节反应是眼注视一定距离所产生的实际调节。由于景深和焦深的原因,一般调节反应低于调节刺激+0.50D左右,称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平衡测试中,通过使双眼调节刺激等同,利用视觉均衡的手段(即调整左右眼视力相等),可以达到调节反应为零的状态,从而实现双眼的调节平衡。
五、眼科医院平衡测试的临床意义
眼科医院的平衡测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验光配镜来说,经过双眼平衡检查后得到的验光度数更加准确,患者佩戴这样的眼镜不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能获得更清晰、舒适、持久的视力。
在诊断眼部疾病方面,平衡测试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双眼平衡存在的问题,如斜视、调节功能异常等,从而及时进行治疗。此外,对于一些需要高精度视觉的职业,如飞行员、驾驶员等,平衡测试能够确保他们的视觉功能符合工作要求,保障工作安全。
六、患者在平衡测试中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进行眼科医院的平衡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用眼习惯、是否有眼部疾病史等信息,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在测试过程中,患者要保持放松的状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如注视视标、回答问题等。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不适或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告知医生。
测试前要避免过度用眼,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治疗和复查,以维护良好的视觉健康。
七、眼科医院平衡测试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眼科医院的平衡测试也在不断发展。未来,测试设备可能会更加智能化、精准化,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双眼平衡的问题。例如,可能会出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测试设备,能够自动分析测试数据,提供更详细的诊断报告。
同时,测试方法也可能会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测试组合,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此外,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会应用到平衡测试中,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医生通过网络远程分析测试结果,为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断和建议。
眼科医院的平衡测试是保障我们视觉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了解不同的测试方法、其原理和临床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双眼平衡问题。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眼科医院的平衡测试会为我们带来更优质的视觉体验和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