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下,容易渗透、出血,从而形成病变。 - ICL晶体植入手术:又叫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近视手术主流术式之一。 - 全光塑个性化近视矫正技术:可以在手术前收集患者138000多个眼部数据点,然后通过AI智能算法,构建一个精准的3D眼模型,再借助光迹追踪专利技术,模拟2000道光线在眼内的传播路径,精准捕获眼球微动态,从而实现对角膜个性化的精准切削。 - 微创全飞秒精准4.0:由AI全面掌控分析过往微创全飞秒手术数据,通过个性化用户Nomogram(精准调整方案),全环境全流程全变量控制和可视化精进手术结果的新技术。
引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直播作为一种且直观的传播方式,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山西爱尔眼科医院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借助直播平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活动。这些直播活动不仅涵盖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科普、前沿近视矫正技术展示,还包括近视手术专家见面会等内容,为广大民众带来了专业的眼健康知识和先进的医疗技术体验。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山西爱尔眼科医院直播活动的精彩之处。
糖尿病日直播科普活动:守护“糖友”眼健康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我国民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据糖尿病新流行病学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达1.298亿人。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更是给众多患者的视力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数据,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整体概率在24.7 - 37.5,推算下来,我国糖网患者在3200万 - 4800万。
在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当天,山西爱尔眼科医院举办了“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直播科普活动。活动中,眼底病专家、爱尔眼科山西省区总院长张东昌指出,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只要血糖控制好了,其他都不是问题。然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使在患者平时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也不能完全预防和阻止其发生和发展。随着病程发展,初期可无症状,继而视力轻度下降,逐渐出现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完全失明。
张东昌强调,糖尿病是潜伏在身边的“甜蜜的视力杀手”。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这意味着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和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好地获得优质的糖尿病教育。他建议糖尿病患者拿到确诊报告后,应尽早进行眼健康检查,并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已经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则应当保持2 - 3个月检查一次眼底,防止病变进一步加深。
为了让更多糖尿病患者受益,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在11月14日至30日以“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为主题,开展了糖尿病眼病关爱月眼底照相公益活动。免费为糖尿病人进行视力检查、眼底照相检查,并进行糖网建档。通过这次直播科普活动和公益活动,山西爱尔眼科医院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爱眼护眼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离失明威胁。
全光塑个性化近视矫正技术手术直播:开启“全眼”新时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视矫正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山西爱尔眼科医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引进先进的近视矫正技术,并通过直播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其中,全光塑个性化近视矫正技术手术的直播备受关注。
全光塑个性化近视矫正手术在山西的“首秀”进行了全程直播,标志着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开启了山西近视矫正手术“全眼”时代。高同学在即将开启大学生活前,选择在山西爱尔眼科医院通过全光塑个性化近视手术摘掉了眼镜。他表示,全光塑是他精心选择的术式,因为它是全球新推出的先进技术,他希望自己的眼睛能拥有更高质量的视觉。
全光塑手术是山西爱尔眼科医院今年6月份引进的一项同步的近视矫正技术。它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手术前可以收集患者138000多个眼部数据点,然后通过AI智能算法,构建一个精准的3D眼模型,再借助光迹追踪专利技术,模拟2000道光线在眼内的传播路径,精准捕获眼球微动态,从而实现对角膜个性化的精准切削。与全光塑同时引进的,还有另一项近视矫正新技术——微创全飞秒精准4.0。这是一种由AI全面掌控分析过往微创全飞秒手术数据,通过个性化用户Nomogram(精准调整方案),全环境全流程全变量控制和可视化精进手术结果的新技术。
通过手术直播,让更多近视患者了解到了先进的近视矫正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同时,也展示了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在屈光技术方面与同步的实力和追求卓越的决心。
近视手术专家见面会直播互动:拉近医患距离
为了进一步拉近广大近视患者与眼科专家之间的距离,让更多患者认识近视手术、了解近视手术,长治爱尔眼科医院特别安排了一场专家见面会,并与爱尔眼科集团专家连线直播互动。
9月9日上午10点活动开始,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的患者们齐聚一堂,期待着这场专家见面。屈光科医师董秀清主任为大家进行了面对面的科普介绍与答疑。她从术前应做的检查与准备、到手术过程详解,如何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再到术后恢复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讲解。有了科学指导的加持,患者们在摘镜道路上也更放心、更从容。
在现场答疑环节,董秀清介绍,ICL晶体植入手术是目前近视手术主流术式之一,ICL晶体植入手术又叫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这种多平台、好专家的形式解读近视手术,让患者更直观地感受近视手术的魅力,增强了他们对近视手术的信任和了解。
多元科普形式,提升全民眼健康水平
除了上述直播活动外,山西爱尔眼科医院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眼健康科普工作。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贾丁表示,微视频是一种很好的科普形式。医院创作的微视频作品兼具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对青少年防控近视具有重要教育意义。通过这种形象直观易于传播的形式,将专业的眼健康知识,用大众听得懂学得会的语言和方法讲解传授,让更多的人正确认知眼睛、了解眼睛,建立起科学的爱眼护眼行为习惯,有助于推动全民眼健康水平的提升。
此外,山西爱尔眼科医院的眼科专家还通过走进广播电视演播室、深入学校课堂等形式,开展科普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眼健康科普,医院还专门兴建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眼健康科普馆。该馆采用先进的全息影像技术,通过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技术和智能VR系统,开展“沉浸式”科普,让参观者在兴味盎然的双向互动中学到眼健康知识。2022年,该馆被山西省科技厅授予“山西省科普基地”。
强大的医疗团队与先进的技术实力
山西爱尔眼科医院能够开展如此丰富多样且高质量的活动,离不开其强大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技术实力。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戴超是我国青光眼专家,现任爱尔眼科山西省区副总院长。2021年他被太原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戴超名医工作室”。戴超先后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获得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有4种术式的抗青光眼手术视频被“十二五”重点出版项目、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医学名家经典手术(二期)》收录。他首创的不拆除式可调节缝线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青光眼手术的安全性、患者的舒适度和远期疗效,有效地降低了青光眼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医30多年,戴超已完成各种白内障、青光眼、角膜手术超万例。
同时,山西爱尔眼科医院近三年来开展高难度高精尖手术平均每年以30.6的速度递增。院长袁志刚博士表示,2024年的数据只是截止到7月份,到年底的话,今年的递增速度就超过前两年了。这一数据背后,是山西爱尔人对“创新驱动 科技爱尔”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
公益行动,彰显社会责任
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如在迎66爱眼日,山西广播电视台与医院共同启动“爱眼周”公益行动;娄烦县、阳曲县与山西爱尔眼科医院携手开启“我为群众办实事”大型眼健康义诊活动;在“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日”为群众眼健康服务等。
在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据统计,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高中生和大学生近视率已超过八成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专家强调,近视防控是战略,需要全民行动。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在7月17日至7月22日期间开展了“青少年近视防控周”六场公益活动,主要为广大青少年科普眼健康知识,开展全方位眼健康检查及针对性强的护眼服务。
结论
山西爱尔眼科医院通过直播等多种形式,在眼健康科普、先进技术展示、医患沟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糖尿病日直播科普活动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爱眼护眼意识,守护了他们的眼健康;全光塑个性化近视矫正技术手术直播开启了山西近视矫正手术“全眼”新时代;近视手术专家见面会直播互动拉近了医患距离,让患者更好地了解近视手术。同时,医院通过多元科普形式、强大的医疗团队、先进的技术实力和积极的公益行动,为提升全民眼健康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可以继续发挥直播等传播方式的优势,不断拓展科普内容和形式,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专业的眼健康知识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互动,了解患者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优质的医疗服务。相信在山西爱尔眼科医院的努力下,我国民众的眼健康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