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晰界眼科 > 医生讯息 > 眼科医院消毒难?这些流程让你轻松搞定!

眼科医院消毒难?这些流程让你轻松搞定!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像风很洒脱 上传提供

发布: 136 评论

消毒类别 具体对象 消毒频率 消毒剂及浓度 消毒方法 备注
医疗表面 治疗车、口腔诊疗椅 每日 含氯消毒剂500mg/L 清洁消毒 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引流瓶、氧气流量表、呼吸机表面 每位患者使用后消毒,同一病人连续使用时每日清洁、每周消毒 含氯消毒剂500mg/L或75酒精 清洁消毒 个别仪器可选用75酒精消毒
血液转运箱等各种容器 每周 含氯消毒剂500mg/L 消毒 保持清洁
听诊器、血压计、心电图、除颤仪、胎心监护仪、胎心监测仪、婴儿秤、麻醉机表面、交换车、轮椅、药品柜等 每日清洁,每周消毒 含氯消毒剂500mg/L,个别仪器可用75酒精 清洁消毒 个别仪器选用75酒精需根据实际情况
氧气面罩、麻醉面罩、简易呼吸器、产床、手术床等 每次用后 含氯消毒剂500mg/L 消毒 按规定浓度和方法操作
体温表 每次使用后 75酒精 浸泡30分钟,干燥备用 确保浸泡时间和干燥
术前眼部 术前 0.5安尔碘三型(粘膜型)消毒剂原液 步骤一:用注射器吸取适量原液滴入结囊处,作用1分钟,用无菌水滴入式冲洗,冲净至无着色;步骤二:用医用棉签蘸取原液消毒眼睑、眼睫毛处及眼睛周围,待干。术后再重复步骤二消毒或用蘸有原液的无菌纱布外敷 可降低术后眼结囊感染率84.6,基本无黄染便于手术操作
手术部位(常规方法) 术前 碘伏消毒液、75医用酒精、氯己定消毒液 碘伏消毒:对手术部位进行涂抹,确保涂抹均匀且覆盖整个手术区域;酒精消毒:对手术部位进行擦拭,注意避免酒精流入眼睛或手术切口;氯己定消毒:对手术部位进行清洗和消毒 不同消毒剂特点不同,按规范使用
手术部位(特殊方法) 手术部位 术前 眼部专用消毒剂 选择刺激性小、灭菌效果好的专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根据手术情况和患者眼部状况选择
手术器械和眼部手术部位 术前 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和微射流作用进行、无损伤的消毒 利用特殊物理效应消毒
眼部手术部位 术前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产生高浓度的活性氧和紫外线等消毒因子进行快速、的消毒 先进的消毒技术
病房环境 病房整体环境 定期与不定期结合 含氨消毒剂或者过氧乙酸消毒剂 1.检查消毒器材和消毒剂的有效期,确保消毒器材完好无损;2.清理病房内的杂物和垃圾,确保消毒区域清洁整齐;3.关闭病房门窗,确保消毒区域与外界隔离;4.将消毒剂稀释到适当浓度,然后使用消毒布或者喷雾器将消毒剂均匀喷洒在病房各个表面上,包括床铺、床头柜、桌子椅子、门把手等,注意消毒剂的接触时间,通常为15 - 30分钟;5.用清水将消毒剂残留物彻底清洗干净 保证病房通风良好,空气消毒也需定期进行
病房内物品 定期 含氨消毒剂、过氧乙酸消毒剂、高温蒸汽 对于可耐高温的物品,使用高温蒸汽消毒器进行消毒;对于不耐高温的物品,使用含氨消毒剂浸泡消毒或者使用过氧乙酸消毒剂喷洒消毒 根据物品性质选择合适消毒方式
操作环节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人员准备 患者 术前根据手术需要,可能需要进行眼部冲洗,进行眼部清洁,去除分泌物和化妆品残留,确保术中能保持稳定眼位 配合医护人员操作
消毒人员 穿戴整洁的手术衣、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严格洗手,确保双手无菌,熟悉消毒操作流程,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器械处理 回收与分类 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室人员或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及时回收,在去污区对器械进行清点分类,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尖锐器械应分开放置 保证回收及时,分类准确
预处理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无菌不脱层织物或海绵擦拭手术器械外表面,去除明显的血迹、污渍等,根据需要做保湿处理,以防止污物干燥后难以去除 预处理要及时有效
清洗 1.选择清洗方式: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使用专业的眼科器械清洗设备并严格按照设备要求进行操作;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使用软毛刷,避免损伤器械。2.拆分清洗:将器械拆分至小单元进行彻底清洗,特别是管腔类器械,应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管腔内部。3.清洗液选择:使用专业的清洗剂,并遵循清洗剂的使用说明书 根据器械特点选择合适清洗方式
消毒 1.准备工作:获取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准备消毒剂和清洁器具。2.清洗器械:分类清洗器械,将可分离的部件分开清洗,使用中性清洁剂和温水进行清洗,使用刷子清洁器械的表面,确保彻底清洁。3.消毒器械:将清洗后的器械放入消毒器中,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根据使用说明正确配比,确保器械完全浸没在消毒剂中,消毒时长符合要求 消毒过程严格按规范操作
干燥 清洗后的器械应放置在清洁的专用器械架上,自然晾干或用干燥机进行干燥 防止器械生锈
检查与整理 对清洗后的眼科手术器械进行检查,确保无污渍、无残留物,将器械整理好,准备进入下一阶段的消毒和灭菌过程 保证器械质量
制度方面 具体内容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的各个部门,包括门诊、住院部、手术室、ICU、儿科、妇产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等;适用于本医院眼科病房内的所有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及管理人员,涵盖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消毒隔离工作
法规依据 依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消毒目标 有效清除器械表面的微生物,降低感染风险,确保手术器械达到无菌标准,确保器械在使用前处于无菌状态,避免对患者造成感染;保障眼科病房内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消毒责任人 各手术室主任对手术器械的消毒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负责制定具体消毒流程并组织实施;消毒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消毒流程及操作规范,定期接受考核,确保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所有进入病房的医务人员需遵守相关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基本原则 1.医院消毒: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灭菌原则;分类消毒原则,根据物品的性质、用途及污染程度进行分类消毒。2.眼科病房消毒隔离:定期消毒与不定期消毒相结合;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定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强调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术语解释: -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 超声波消毒: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和微射流作用,当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会产生微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在瞬间破裂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和微射流,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 等离子体消毒: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当气体被施加足够的能量后,会变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含有高浓度的活性氧和紫外线等消毒因子,这些因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杀菌能力,能够快速、地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 安尔碘三型(粘膜型)消毒剂: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对皮肤和粘膜具有消毒作用,具有杀菌谱广、杀菌力强、作用迅速等特点,基本无黄染现象,适用于手术部位等的消毒。

眼科医院消毒难?这些流程让你轻松搞定!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