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详情 |
---|---|
基本信息 | 杨智宽,男,1964 年 12 月生,眼科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5 年、1992 年、1998 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分获医学学士、眼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998 年 8 月至 2000 年 7 月在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
现任职位 | 爱尔集团视光总监、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副院长、爱尔眼视光研究所所长、爱尔眼科视光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眼视光执业管理协会副主席。 |
曾任职位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科教授、眼视光学系副主任及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 |
坐诊医院 | 亳州爱尔眼科医院;出诊医院地址在广州市先烈南路 54 号,电话 020 - 66607666 (24 小时咨询电、24 小时预约挂号),邮政编码 510060。 |
从业年限 | 20 年以上 |
擅长领域 | 青少年近视眼及儿童弱视的预防及诊疗,专注于各类屈光不正的矫正。 |
科研成果 | 累计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其中 SCI 系列文章 40 篇。先后主持三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科技部课题及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主编专著 3 部、副主编专著 1 部,累计发明专利获批十余项。 |
所获荣誉 | 荣获 2022 年中国眼视光杰出贡献奖、2008 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 2011 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学术任职 |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学组委员、《中华眼视光学及视觉科学杂志》编委、角膜塑形镜协会中国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多个期刊审稿专家、广东省视光学会视力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学术观点 | 认为儿童近视的发生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近视眼遗传率为 80,强调健康教育重要性,建议高度近视者不应通婚;指出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和缺乏户外活动是导致近视的主要环境因素;主张评估患者调节功能状态,进行调节训练,关注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问题,提出使用角膜塑形镜是有效解决方案,但要谨慎选择适用范围。 |
解释说明:SCI 系列文章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的文章,这是上知名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能反映文章的学术影响力。自然科学基金是用于资助基础研究的重要基金项目,主持相关项目体现了科研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地位。
在眼科领域,有这样一位专家,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越的科研成果,成为了青少年眼健康的守护者,他就是中山眼科医院曾任职,现任爱尔集团重要职位的杨智宽教授。杨智宽教授在眼科临床及研究领域深耕多年,为青少年近视眼及儿童弱视的防治做出了杰出贡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杨智宽教授的医学世界,探寻他在眼科领域的精彩成就。
教育背景与成长历程
杨智宽教授的医学之路始于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1985 年,他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开启了在医学领域的探索之旅。此后,他不断深造,分别在 1992 年和 1998 年获得了眼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这种系统而深入的学习为他日后在眼科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 年 8 月至 2000 年 7 月,杨智宽教授在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前沿的眼科研究和临床实践,进一步提升了他的专业素养。在博士后期间,他有机会参与到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与国内外的眼科专家交流合作,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研究思路。
丰富的临床经验
杨智宽教授拥有超过 20 年的眼科临床及研究经验,这使他在各类屈光不正的矫正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特别擅长青少年近视眼及儿童弱视的防治,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希望能得到他的专业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杨智宽教授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他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生活习惯,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青少年近视眼患者,他不仅关注近视度数的矫正,更注重预防近视的进一步发展。他会指导患者正确用眼,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从多个方面综合干预,帮助患者控制近视的进展。
对于儿童弱视患者,杨智宽教授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视觉训练、配镜矫正等。他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视力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调整。在他的精心治疗下,许多儿童弱视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重新拥有了清晰的世界。
卓越的科研成就
杨智宽教授在近视眼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曾参与多个科研项目,并担任重要角色,同时还主持了多项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的开展,使他能够深入研究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和防治方法。
他在科研领域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 SCI 系列文章 40 篇。这些论文不仅在国内眼科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在上获得了认可。他的研究成果为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例如,他通过研究发现,许多近视眼患者存在调节滞后现象,这一发现纠正了过去认为近视眼患者调节能力过强的误解,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杨智宽教授还主编了 3 部专著、副主编 1 部专著,并参与编写了“中华眼科学”等专著。这些著作系统地总结了他在眼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眼科专业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依据。他的科研成果也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曾获得中华医学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积极的学术贡献
作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学组委员,杨智宽教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审稿工作。他是《中华眼视光学及视觉科学杂志》的编委,这表明他在眼科视光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他通过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的眼科专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同时也吸收了他人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推动眼科视光学领域的发展。
他还是角膜塑形镜协会中国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在角膜塑形镜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会对角膜塑形镜的适用范围、验配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指导,确保角膜塑形镜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杨智宽教授还担任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专家,并在多个期刊上担任审稿专家。他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对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进行评审,为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学术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独特的学术观点
在儿童近视的防治方面,杨智宽教授有着独特的学术观点。他认为儿童近视的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近视眼的遗传率为 80,这意味着遗传因素在近视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他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建议高度近视者不应通婚,以降低下一代患近视的风险。
在环境因素方面,他指出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和缺乏户外活动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孩子们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长,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都增加了近视的发生风险。因此,他建议孩子们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保证 2 小时的户外活动,这有助于预防近视的发生。
在近视眼的防治策略上,杨智宽教授主张首先要评估患者的调节功能状态。他发现许多近视眼患者存在调节滞后现象,因此正确的做法是进行调节训练。通过调节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调节能力,改善视觉功能,从而延缓近视的进展。同时,他也关注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的问题,提出使用角膜塑形镜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在适用范围上应谨慎选择。角膜塑形镜可以通过改变角膜的形态,减少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从而达到控制近视进展的目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使用角膜塑形镜,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近视度数、角膜形态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教育教学贡献
杨智宽教授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所建树。他担任了十二五规划教材“视光学理论和方法”的副主编,以及全国规划教材“视光及验配中心管理技术”的主编。他还主编了两版“临床视光学”,并参与编写了“中华眼科学”等专著。这些教材和专著不仅为视光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学习资料,也为眼科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他还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培养了一批的眼科专业人才。他会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理念和职业道德。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临床实践,为眼科事业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社会公益活动
杨智宽教授不仅在学术和临床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他是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多次到学校、社区等地进行近视防控知识的宣讲。他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和教师普及近视防控知识,提高他们的护眼意识。
2023 年 11 月 5 日上午,他应学院邀请为百余名师生进行了一场关于眼视光学技术进展的讲座,讲解了数字化赋能近视防控体系建设、近视控制新技术及新进展、近视预防新概念及新思路等内容。通过这些讲座,老师和学生学习到了近视防控的前沿技术,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近视防控的重要性。
在“2024 国民视觉健康科普公益行动”的科普对话上,杨智宽教授进行了经验分享。他针对目前青少年普遍近视的原因以及在产业布局当中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四个要点:,应该关口前移,把更小年龄、更危险人群及早地纳入到近视管理中来;第二,要坚持“一增一减”,增加户外活动,减少持续的近距离工作。这些建议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
展望未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眼科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杨智宽教授将继续在眼科临床、科研和教育教学领域深耕细作。在临床方面,他将不断探索更有效的近视眼和儿童弱视防治方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在科研方面,他将深入研究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为攻克近视难题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教育教学方面,他将培养更多的眼科专业人才,为眼科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他也将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普及近视防控知识,提高全民护眼意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明亮的双眼,享受清晰的世界。相信在杨智宽教授等一批眼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眼科事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人民的眼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