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三甲医院眼科的发展基础
青岛的眼科医疗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成立于1991年,是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联合建设单位等。它有着众多的荣誉,如曾3获科技进步二等奖,2获山东省科学技术高奖等。这表明青岛的眼科医疗有着深厚的底蕴。
再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它在2021年复旦版医院综合排名前100名,是三甲综合医院,有着众多可咨询和可挂号的医生,科室众多,医生资源丰富。这些都为青岛三甲医院眼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眼科医疗设施与技术的发展
在青岛,有多家眼科医疗机构不断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例如位于青岛市南区贵州路47号的青岛华厦眼科医院,专注于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视力保健,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眼科医疗设备,其可调节晶体项目是特色医疗之一。患者通过植入可调节晶体,能在不同距离下灵活调节视力。
山东青岛鹿晰眼科和山东青岛鲁东眼科医院也同样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团队。鹿晰眼科位于青岛市南区宁夏路139号甲一层,鲁东眼科医院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威海东路31号,它们的可调节晶体项目也很出色,能根据患者视觉需求调节,帮助患者恢复清晰视力并享受更自然的视力体验。
在技术方面,以角膜屈光手术为例,手术过程包括制作角膜瓣、磨角膜基质层、复位角膜瓣等步骤。其中FS - LASIK手术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相比传统方式有着更薄、更精准平滑、安全性更高的优点,术后角膜瓣相关并发症更少且愈合速度更快。
三、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
2024年,青岛眼科医院临床科研创新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并且获评2024“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和“研究型学科”荣誉称号。这表明青岛眼科在科研创新方面的积极进取。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所长高华表示,虽然国内眼科临床技术进步很快,但眼科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的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在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与眼组织再生”“感染与免疫性角膜病”等8个会议主题做了50场专题学术报告。像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教授李宗义进行了《小分子药物保护角膜内皮细胞的作用与机制研究》的主题演讲,这体现了科研在眼科发展中的重要性。
同时,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2025年公开招聘博士工作人员简章(17人),这一举措表明青岛三甲医院眼科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高学历人才的加入将有助于推动眼科科研和临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四、新院区建设与未来展望
青岛高新区的眼科建设也在稳步推进。青岛眼科医学院(高新区) 左侧单体建筑挂牌青岛眼科研究院,右侧单体建筑为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虽然眼科研究院的建设进度慢于眼科医院,但也于今年9月份完成竣工验收。院区在不断完善建设,种植了绿化树,地面铺设沥青。虽然还没有看到具体启用时间,但2025年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眼科医院红岛院区将陆续投入使用。
随着这些新院区的投入使用,青岛三甲医院眼科将在医疗设施、服务范围、科研创新等方面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未来,青岛三甲医院眼科有望在眼科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实现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提升眼科医疗服务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眼科医疗服务,在眼科领域继续携手创新,共铸辉煌,开启新的征程。